一、有效激发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1〕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鼓励人们去伐木,去分配工作,去发号施令,你应该做的事教会人们去渴望大海的浩瀚无垠和高深莫测。可见,兴趣是阅读动机中最活跃、最主要的因素。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对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主动钻研,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去获得知识。笔者认为,激发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课前要精心选取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的知识结构上,应注重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在题材选取上,初级阶段应以故事、小说、新闻类为主,逐步过渡到科普类以及学术性、专业性较强的文章。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选取一些与其本专业相关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比如对于管理专业的同学,可以提供一些和市场营销、企业策略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相关的阅读材料。
第二,课上要积极创设课堂情境。创设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情境,提示阅读教学的主体内容,使学生对阅读话题感兴趣。同时,教学方式要丰富多彩,让学生参与其中,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内容上,不但要关注课本上的知识,还要介绍外国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也可涉及政治、历史、经济、军事、宗教和影视明星等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比如阅读主题是爱的文章,可以在课上让学生列举各式各样的爱,学生会先提及身边可触可感的爱,比如对父母、亲人、朋友和爱人的爱,慢慢会延伸至较抽象的爱,比如对家乡、爱好、宠物和学科的爱。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上找一些和爱有关的英文故事和名言,唱一些和爱相关的英文歌曲,通过这些活动,加深同学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第三,课后应少布置枯燥无味的作业,多一些学生感兴趣、具有探究性的作业。如阅读约翰・济慈的《夜莺颂》时,合理地设置一些探究济慈生平、主要作品、写作特点和诗作中所传递情感的课题,推荐给学生描述济慈年轻时爱情故事的传记电影《明亮的星》。这些课后作业能够丰富学生对诗作的联想,拓展视野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全面提升学生记忆词汇的效率
在英语教学中,词汇记忆是有效阅读的基础,也是我们所面临的最复杂、最艰巨的任务。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属于不同语系,无论在语音、词汇、语法还是句型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在记忆词汇方面下的功夫最多,但收效不大。有些学生由于记不住单词,导致学习兴趣锐减,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因此,全面提升学生记忆词汇效率势在必行。笔记认为,掌握正确的方法和途径是解决词汇记忆难题的关键。
应精通读音规则、熟练掌握构词法。英语单词的拼写与读音虽然不完全一致,但仍有规律可循。在英语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读音规律,着力培养学生应用读音规则记忆词汇的能力和习惯。同时,在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讲解构词知识,对单词进行构造分析,把长词变成短词、生词变成熟词,使学生掌握构词规律,有效提升记忆效率。
要尊重记忆规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无数的实验证明:遗忘的规律起初很迅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慢,也就是“先快后慢”。〔2〕另据研究表明:记忆单词一天后保持90%,三天后可保持60%,四至七天后不复习则会遗忘。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要根据记忆规律有针对性地安排词汇反复出现的次数和间隔,提高单词的复现率,以增强记忆效果。
要加强意义识记。记住单词的音、形、意不等于会应用单词。英语语言中的句子是词与词之间按照一定规则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词与词之间有着一定的搭配关系。意义记忆的原理就如同下面现象:一堆纸散落一地,某人只能一张一张去拾捡;如一本书掉到地上,捡起来就是举手之劳了,原因在于这些纸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而阅读中的句子是由一个个单词按一定逻辑和规则有机组合到一起的,有着完整的意义,句子与句子之间又形成了更为完整的主题意义。因此,教师要尽量创设语言环境进行情景教学,增加对阅读材料的复述、缩写、改写、归纳主题等综合训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词汇记忆,进而提升阅读能力。
要培养猜词的能力。阅读材料中遇到生词在所难免,这会影响学生阅读的速度和效率。通常情况下,学生阅读文章时,一遇到生词就读不下去了,急于查字典。其实,当你停下来去查字典时,不但减慢了阅读速度,还严重扰乱了原来阅读时的思维活动。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根据上下文去猜测词义,即从已知推出未知。
三、采取有效教法,培养阅读技巧
精读和泛读在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味照本宣科地翻译,按部就班地做上几道习题,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然是收效甚微。要想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关键在于采取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精读教学要有深度。教师要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阅读训练。阅读课文的过程不仅是被动地接收语言信息的过程,更是主动的思维过程,学生尽可能完整地、准确地理解作者所表达的信息、观点和感情,与作者交流思想,最终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精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手段。课文是由词、句和段落构成的完整语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对课文内容的整体理解上,启发学生由理解文章大意,到段落,到篇章结构,到写作技巧,到主题,到再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直到真懂会用。在教学中,可采取四个步骤。 1、做好课前预习。布置学生预习每篇课文,通读全篇,了解大意。再布置一些问题辅助学生预习。比如课上的阅读材料是介绍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的,这些专业词汇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可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举一些能反映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的具体实例。这一过程成功完成了语言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化。
2、了解课文背景。这有助于学生了解文章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感情基调,从而深刻理解全文,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
3、精讲语言要点。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单词、词组和语法现象,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要通过分析语法现象,使学生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课文。教师的讲解要简明扼要,然后配合恰当的练习,使学生切实掌握本课的语言点。
4、深入分析课文。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教师的讲解,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所了解。但教师仍要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弄清文中的一些细节,包括篇章结构,文章的内涵,作者的态度等,让学生既理解大意又理解细节,既理解字面意思又理解深层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总结中心思想,分析全篇的逻辑关系,整体把握全文的层次和内在联系。
5、务求知识再现。在完成以上阅读教学任务之后,学生能否学以致用还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可以通过让学生复述课文,改写课文或者简要概括课文的方式,达到重新使用这些阅读材料的目的。或者以团队为单位组织情景表演。比如在阅读完主题是代沟的文章之后,可以让学生排练能体现家长和孩子代沟的英文短剧。这一环节恰恰是学生们创造力迸发的环节,也可以让学生们尽快适应和融入自己的团队。
(二)泛读要有广度。如果学生阅读量有限,广度不够,英语单词的复现率低,语言材料中涵盖的英语知识极为有限,学生就很难读懂材料。众所周知,任何语言都与它代表的文化密不可分。要想充分理解文章,必须兼备英语语言知识和英语文化修养两方面。不熟悉英语主要国家的文化习俗,不了解英语主要国家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就不能理解英语文章的深层含义。具有一定广度的泛读能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加深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提高英文的欣赏水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逐渐加大阅读量,不断扩大阅读的范围,增加阅读材料的难度,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三)阅读要有速度。读中文材料,我们可以“一目十行”,有助于我们在最短时间内理解文章的主旨。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也要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略读和跳读能力的训练。略读和跳读是两种较高技巧的速读,常常配合使用。一方面,要克服嗓音发声。阅读是一种视觉过程,只用眼睛,不用嘴或声带,词汇的意思不在嘴里读出来,也可以一目了然。同时,要扩大视距,克服眼睛回视,停顿次数过多的习惯。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寻找主旨句的能力。一般情况下,一个段落中的主旨句就能准确地反映出要表达的中心内容。主旨句通常简洁的提出一个论点,而其他内容则围绕这个论点来组织材料。主旨句通常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当然,文章的标题也非常重要。因为,标题是文章的统领,是文章展开的依据,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总结。
(四)课外阅读要有热度。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关注社会民生热点,不遗余力地发出正面声音,积极传递正能量。同时,积极推介学生较为关心的图书馆、百科全书、研究中心以及网上报刊杂志等英文版网站,让其时常关注、浏览,也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有在搜集资料不畏难的情况下,才能在学术上有所收获。
一言以蔽之,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是一个渐近的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增加词汇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技巧,了解掌握英语主要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实现了知识的融会贯通,方能实现阅读能力的飞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