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兴趣培养 > 正文

农村小学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关系抽样调查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09份,其中被调查母亲44人,父亲65人,被调查母亲与被调查父亲的文化程度都是以初中及以下居多,占74.3%,其中母亲占75%,父亲占73.4%;家庭年人均收入在5000元及以上占12.8%,在4000―3000元的占53.2%,在3000―1000元27.5%,在1000元以下的占0.64%;认为家庭人际关系情况是相处愉快,互相关心的占80%,其中母亲是75%,父亲是80%,有20%的父亲认为家庭成员互相关心不够,有11.4%的母亲认为家庭成员互相关心不够;在业余爱好上,父亲读书看报的比例是50.7%,母亲只是43%,所有调查的母亲都不关注时事政治,关注家庭教育的母亲占34.1%,父亲占30.7%;父亲与母亲所了解的涉及保护未成年法律相差无几,了解1部的占54%,1部也不了解除的父亲占27.6%,母亲占18.8%。通过以上调查数据分析,现在的家庭关系比较和谐,但关注家庭教育的只占到32.1%,普遍存在对家庭教育重视不够的问题,多数父母只了解和听说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但对其内容了解的甚少,《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知之甚少,有33%的父母不知国家有保护未成人权利的法律。2、对孩子的教育情况   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让孩子与同学一起克服5.5%;对当孩子提出的要求,合理就满足,不合理就不满足占50%,与孩子分析要求的合理性、再决定是否满足的占55%,无条件满足的只占1%;当孩子与伙伴闹矛盾,有95%的家长与孩子分析原因,找自身不足;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注重过程管理的占87.1%,注重结果管理的占9.1%,出现问题后再管教的占2.8%;在孩子的培养、教育方面花费精力较多的事情依次是孩子良好的个性培养、孩子的日常起居、孩子的学习与智力开发、孩子的身体健康、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培养;在关心孩子成长方面,有97.2%的父母认为要以身作则;有60.5%的的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基本了解,安排小学英语家教 、小学数学家教 有23.9%;家长对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了解的有35%;15.6%的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不太了解。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主要是通过家长会、老师家访,只有16.5%的家长主动与教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在乎的占88.1%,认为孩子已经尽力了,任其自然的有10.1%; 有88%的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成才, 只有12%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人。由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家长在认识教育孩子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功利主义,对孩子的期望值偏高,这样在教育孩子上可能会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忽略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培训出来的孩子可能会出现高分低能,或缺乏创造性;在家长与孩子关于教育问题的面对面沟通上,每周时间在1小时的占36.7%,2小时的占29.6%,3小时的占9.2%,4小时的占7.3%,有5.5%的父母没有和孩子进行教育沟通,这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农村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依赖学校的过多,有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特别是学习只是学校的事;在对孩子习惯的培养上,我们的家长还是比较理智的,99%的家长都认为应从小事抓起,注意细节教育,在孩子面前,意见一致达到94.5%,当孩子遇到困难时,鼓励孩子自己克服的占94.5%,孩子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与孩子分析原因并制定措施的已占到57.8%,训斥、打骂孩子的只有4.6%,看来我们的家长已比较理智;通过调查,我们的家长在素质教育方面知之甚少,有18.3%的家长不知道素质教育,有47.8%的家长听说过素质教育,但对素质教育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自己认为了解素质教育的只占到13.9%,看来我们还应加大对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只有让家长了解了素质教育,才有可能推广素质教育,让孩子享受素质教育;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有98.1%的家长,愿意在家庭教育上有更多的投入,有99.1%的家长愿意在孩子兴趣、特长培养上有更多的投入;在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从小是做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占50.5%,在做完作业的基础上,让其做一点力所能力的家务活的有46.8%。由上可以看出,我们农村的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已较成熟,但还应该不断学习,加强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使我们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3、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方面 通过调查,认为是教孩子怎样取得好成绩的11%,在现在的家庭教育问题上,有45.9%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有26.6%的家长认为父母和孩子之间缺少共同语言,缺乏沟通,有22.9%的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越来越不好管,有11.9%的家长认为孩子自私,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有2.8%的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是最大的问题;认为家庭教育以集体方式好的有51.3%,有59.6%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类进行指导为主;在家庭教育中,有60.5%的家长希望得到学习习惯培养方面的知识 , 有92.7%的家长认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是一项重要和必不可少的活动,认为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学生,认为学校与家庭在全面培养的基础上各有侧重的占56.9%,认为以学校教育为主,家庭协助的有37.6%,有5.5%的家长认为主要由学校来完成或学校负责教育,家庭负责养育,这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还需要改进;认为家庭教育有很多学问,需要学习培训的有76.4%,有5.5%的家长对家庭教育存在困惑;被调查家长参加过家庭教育培训的只占30.3%,主要是通过电视光碟、专题讲座和家长会接受的教育,认为培训效果非常好的有57.6%,也有6%的家长认为培训效果不好;认为家庭教育的重点是教孩子怎样做人的有89%,,有55%的家长希望得到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有56%的家长希望得到与孩子沟通方面的指导,有21.1%的家长希望得到对孩子心理指导方面的指导,有3.7%的家长希望得到缓解两代人关系方面的指导;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希望通过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全面了解孩子,并通过发放报纸、刊物、电视节目、举办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家庭教育知识普及,改进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理念。通过对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的理念上已经比较科学,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也已基本到位,但存在家长整体素质不高,不注重学习,对身边出现的新鲜事物不留心,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了解不够,在孩子的教育上还较多的依赖学校;存在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超出孩子自身的能力, 容易出现现实与期望落差大的问题;存在家长与孩子在教育上沟通不够,使得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欠妥当的问题。 所以我们还得对农民进行素质教育 。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建议(一)问题1、问题之一:家庭教育方法有失偏颇我们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家长的心态和行为后不难发现,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期望过高”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占有相当的比重。家长们因为历史的原因,常常把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遗憾”,用最美好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因而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较高。具体表现在:1、分数第一。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家长最棘手的问题;孩子的功课分数,是家长最关心、最敏感的话题。“学”而优则“奖”,已成为许多家长鼓励子女学习的常用手段,“学习至上,成绩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标。为了让孩子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我们的多数家长不让孩子干家务活,为的是让出更多的时间来给孩子提供学习的时间。于是,家长包办代替了孩子的家务劳动,一是心疼孩子,不肯过早地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二是不屑于让孩子干“杂活”,怕影响孩子的学习。据了解,有好多家长要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学习,当孩子考出好成绩时,就高兴,家里便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当孩子考不好时,家长会把孩子狠狠的教训一顿,几天都没有笑容。2、舍得投资。不少家长为子女请过家庭教师,经济条件较宽裕的想方设法让孩子学到更多的东西,买《参考》、或者亲自辅导,有很多家长期望自己的孩子进特长班,心甘情愿地吃苦受累,目的只有一个--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分数。除了叮嘱孩子学好学课余时间又陪孩子去参加作文班、书法班、英语班、美术班、音乐班……在家长的心目中,这完全是一种“责任”。二、“过度溺爱”型。调查显示,有大多数的家长在培育孩子上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每月给孩子的零花钱数目也有所增加,有的家长到饭店为孩子举行“生日宴会”。为了让孩子吃好穿好,不让他们参加任何家庭的劳动,多数学生不会洗衣,不会做饭,更有甚者,为了孩子能“讲卫生”代孩子洗这洗那,这种爱是对孩子的成长的一种不负责任做法。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正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家长无微不至的关爱和越俎代庖,不仅造就了任性,懒惰,自我中心的性格,而且会耽误孩子动手能力的发展,形成奢侈浪费的作风。三、“顺其自然”型。这是独生子女现象出现后,家长因为自身的价值观的认同而采取的教育方法。不可否认,有的家长是因为懂得遵循教育规律而理智地采取的这种教育方式。但更多的则是因为忙事业而无暇顾及,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赖放弃。具体表现为:1、“心有余而力不足”。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成才。然而,强烈的“希望”和教育“方法”之间差距实在太大。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成了“熟悉的面孔陌生的心”。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可以领导成千上万人的企业家,不能说服家里的一个“宝贝”而找老师“告状”、“述苦”的现象绝非个别。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伤脑筋”。2、“代理家长”的现象较为普遍。许多家长把教育子女的重任让位于爷爷、奶奶等隔代人。于是,长辈们的晚年生活都以孩子为“重心”、“中心”、“轴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老人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设计,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问题之二: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现实生活中的孩子,由于受家庭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了种种令人担忧的“怪圈”。一、唯我独尊。有的学生在家里对父母的称谓已用“喂”来代替。不能不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不能不说他不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许,在他(她)的心目中,或许他(她)更爱的是自己,更看重的是自己。现在的独生子女,只知受人爱,不知爱别人。缺少互爱精神,对别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缺乏平等、公正的意识,对损害别人的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二、崇拜金钱。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对金钱已越来越渴望。在学生的口袋里,或多或少装有零花钱。据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存款,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学生手中有了钱,请吃零食、赠送礼物、请打台球、玩游戏机的现象随之出现;用钱请人做作业、做清洁的现象也不是什么新闻;特别是“下暴”现象更是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与“崇拜金钱”的社会思潮有着密切的联系。三、流行享乐。有的学生对生活十分挑剔:吃的要精细营养,穿的要新潮高档,用的要新奇漂亮。男孩玩的是四驱车、电子游戏机、变形金刚……女孩拎的是精致的小包,戴的是精巧的发卡,看的是精美的卡通书……有的学生上学、放学还要请人接送;有的学生干脆用钱雇佣“棒棒”背书包;有的学生懒得走路,打的回家让父母下楼给钱。在家里过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四、浪费钱物。我们通过调查后发现,学生经济收益的主要来源渠道有:(1)亲戚朋友赠送的钱物。(2)家长每天给孩子的早餐费和车费;(3)测验考试成绩“达标”后的“奖金”;(4)替家长买东西时剩余的“零钞碎票”;(5)个体经营者的孩子还有“帮工钱”……在学生眼里,这一切全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因而浪费钱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他们可以随意浪费食物,可以随心所欲地更换文具,衣服鞋帽不时髦新潮就打入“冷宫”。学校门口的地摊,其热闹程度并不亚于集贸市场。在校园内拾到的各种衣物及其他物品,极少有学生前去认领。在小学生中出现的种种怪圈,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良意识正在潜移默化地污染着学生的心灵。消除怪圈,亟待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和帮助。

 一、目前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1.重“智”轻“德”使孩子思想畸形发展。从目前的情况看,有不少家庭存在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理,特别是农村家庭更是如此,认为只有学习优秀才能跳出农门,吃皇粮,为此,父母往往把一生的赌注都押在孩子身上,有的父母不惜一切代价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只盼孩子将来出人头地,并以孩子学习成绩高低为评价标准。他们忽视了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或者对孩子这方面要求很低。由于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孩子上学后,就把“第一任老师的教诲”带到学校,认为“只要学习好就行了,别的都是次要的”。这就使学生容易忽视对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对自己放松要求,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与困惑。   2.重“课本”学习,轻“课外”学习,使孩子变成“书呆子”。有的家长认为知识都是在书本上,因此只注重孩子读书识字,而置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不顾。在他们看来,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主要把课本知识弄清楚就行了,不必去抓课外知识学习。家长存在这种理念,在家庭教育中只注重孩子读有字的书,读书本的书,无形中就使孩子养成读“死”书的习惯,而学习中的意志力、兴趣、心理等非智力因素得不到很好的培养,更谈不上参加家庭或社会的实践活动。家庭教育培养出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可想而知。   3.重“特长”轻“全面”,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当今社会,由于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对学生“个性教育”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有些家长却片面地理解素质教育,认为孩子只要有一个特长就行了,就能立足于这个社会,就能有一碗饭吃。这种现象在农村、个体户或经济暴发户的家庭里尤为突出,这些父母在培养孩子的“个性发展”上,认定有一门特长就是“个性发展”了。于是他们不惜重金,要孩子进各种特长班,学“功夫”,孩子放学回家后,父母只关注他们的“特长”如何,却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培养,特别是忽视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或者是对这方面要求很低。试想,孩子在这种家庭教育下能学到什么?会变成什么样?   4.重“生理”轻“心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些家长对孩子只重视“生理”健康,忽视“心理”健康。大家知道,基础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心理素质教育。可从目前情况看,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农村家庭的独生子女也不断增多,一方面,孩子受祖辈宠爱有加,有的父母把孩子视为“小皇帝”、“小公主”、“小太阳”,一天到晚围着孩子转,过分溺爱,对孩子有求必应,惟命是从,导致子女产生逆反心理或出现代沟,甚至导致家庭教育失控;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家庭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心理知识缺乏或认识不足,认为孩子只要身体强壮就是健康,对孩子早期出现的心理问题视而不见或无从疏导教育,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甚至出现各种家庭悲剧,可见家庭心理教育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5.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给学校教育带来影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场所,教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我们人民教师的天职与神圣使命。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是重要途径,但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家庭教育的缺失或片面性,给我们学校教育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大学校的管理难度,削弱学校德育工作,影响学校安全工作,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等等,这极大影响了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继续教育网的视频怎么下载?

农村小学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如何从事儿童教育?

相关文章:

幼儿园应“依法”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有多大?

幼儿园招生政策

远程教育网登陆不上怎么办?

小学生农业户口和非农业的区别?

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有什么不同?

亲子活动的好处和意义作文?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为什么没有下册的英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