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育应当是中国教育的基本维度。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孙霄兵在《中国教育报》上发文如是说。
法育和德、智、体、美、劳等一样,应该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
往往在学校里,突出了智慧教育,加强了知识的学习,认为学习是第一位的。
但是,缺少了法治和规则教育,所培养的人很多是不健全的。
人们常常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没有良好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人,学习的知识越多,可能对社会的危害也越大。
所以,目前应该加强中小学的法治教育。
有知识,更要有规则。
如何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中小学的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包括了课内和课外两个过程,而主要注重的是学生在课外的培养,那是在体能、技能、以及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而所谓的课外也就是在室外活动,因为活动的空间较大,而且活动的范围较广泛。学生的肢体接触,以及身体的活动较多。所以就要良好的利用体育教学这一特点。抓住合理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对法制知识的了解,以及在学生的脑海中法制意识的渗透,是每一位体育老师要着重重视的与思考的问题,如果在开展得好的情况下,学生可能在大程度上丰富自己的法制知识,而且也能促进学生对法制知识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并且在愉快的体育课中有了良好的身体与技能,又能形成良好的法制意识,这样也是除了班主任单一的宣传法律知识外的另一种生动的增强法制意识的方法。
(一)理论知识与相关法制知识的辅助宣传
体育这门课程不仅仅只是一项活动,还是有专业知识作为辅导的,比如在《体育法》中,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体育所涉及到的法律相关知识。现在的社会有很多的违法的现象出现,就说在08年的北京奥运会,通过新闻我们可以知道在当时的比赛中有参赛队员通过服用兴奋剂,在赛场上要极限突破自己,而这样的结果还是被发现了。这类事件的发生也是比比皆是,所以在体育课上,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在课前的集合以及今天的训练目标中给学生介绍,让学生知道在体育中要保护自己但是不能违反法律知识。以这样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在学生中会有相应的成效,学生也会自己去思考,这样就会牢固学生的法制意识。
(二)室外锻炼与法制知识的连接
在课外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在练习中会经常出现不注意而造成的身体伤害,而体育老师就应该抓住这个点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意识的宣传。因为体育活动种类很多,所以在体育课上就要先给学生灌输自我保护的意识,以及相关活动所会涉及到的自身伤害以及可能遇到的法律纠纷。体育课会引起很多相应的人身接触,而在人体接触的同时,可能就会有相应的人身事故发生,比如在篮球场上,因为在抢球或者追逐传球的过程中就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在学生打篮球之前就要先普及篮球方面的安全知识以及相应的法律知识。这样学生就会很自然的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会逐渐为学生所接受。
(三)体育项目作为法制知识的载体
因为体育项目是相对较多的,而且在体育中自己的对手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况且诚信也是相应的指标,在体育项目进行之前就要对学生宣传,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原则,不能破坏规矩,通过这样的宣传知识便不易使这些少年儿童走上违法的道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