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热爱数学,学生乐学数学.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始终保持对数学的兴趣.著名数学家波利亚指出:“如果教师厌烦数学,那么他〔她〕教的学生也肯定厌烦数学".故而,教师对教学工作要有稳定的责任感和发自内心的热情,认真研究教材,认真研究学生,认真备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从责任感、使命感的角度来逐步培养自己对数学的兴趣.并且,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尽量满足他们的新奇感,努力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使师生共同对数学充满兴趣和感情,从而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目的.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依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特征,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达到学生好学乐学的境界.
一优化新课导入,让学生想学.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序幕,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导入新课必须适合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很快地吸引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使其集中精力,全神贯注的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
二设置教学疑点,使学生好学.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创造精神的基础,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保持不断探索的动力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巧妙地设置合适的疑点,创设思维空间,使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解决心中的疑问.
三动手操作实践.激发学生爱学.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人的大脑就是思维活动的中枢,而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是启动大脑思维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获取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动口数、动口说、动手量、动手画、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并掌握概念的实质,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达到爱学的目的,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