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从字词句到段落篇章,从小学到中学,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给了我们什么?如果是愈教愈困惑、愈教愈不会教,那才说明我们是在用“仰”视的态度“钻”研语文及语文教学;但倘若只是自信,那在说明你对语文用心之外也反映出你水平与能力处于停滞状态;而那种拿着“教案书”照本宣科的,可能一辈子也品不出语文的真味、看不清语文的真面、演绎不出自己在语文上精彩。继“有效教学”口号之后今年上级教学主管部门又抛出了“高效课堂”这样一个更显光鲜亮丽的词汇。很明显,有人发现了前者表述不严谨,体现不出其对教育效率不断追求的初衷――跟当年的周扒皮半夜趴到鸡窝学公鸡叫的目的差不多,也像当年“大跃进”时农业追求高产一样。可是教育者不是当年那些可以榨出“剩余价值”的工人和农民,我们可是“干部”身份,接近于“公务员”;教育也不同于农业生产,且一味追求“高”就不怕催生出类似当年害人不浅的“浮夸风”来吗?放下时髦的“高效”,我们不妨先联系实际谈谈语文的“精细化”问题。其实,并非精细的就好、粗放的就差强人意――相反,“精细”倒常与“便秘”“痤疮”“肥胖”等有染,而“粗放”到能教人想到“五谷杂粮”“营养均衡”“绿色健康”等。在“精细”与“粗放”之间应该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应辩证的认识这一对矛盾,寻找“粗”与“细”之间的巧妙组合与转化。因此,我这里要说的“精细”不是所谓要“抓字词句”或“设计好主干问题”等类似的细节问题,它是立足“有效”、瞄准“高效”、兼顾教育规律和语文学科特点而做出的一个较系统的思考。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内容的精细化。1、尊重统一的教材,保持语文的本色。课程改革已多次,教材也在不断更迭,而且还会继续,这是正常的。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都应当而且都可以使学生学好语文。因为我们遵循着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现就以我们当前使用的“苏教版”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如何使用才能实现所谓精细化。首先,要抓住“经典”篇目。这些往往也是课标中要求或推荐到的。前几年不就有高中语文老师用自己多年“编写”的一套教材教出了好成绩的传言吗?这位老师肯定抓住了经典。这不仅仅是考试会考经典,更重要的是通过经典的东西学生掌握了技巧、养成了习惯、勾起阅读更多经典的欲望。其次,要用好语文教材角落里的东西。新课程理念中的许多东西既打乱了既有的一些习惯和方法,也使新教材发生了诸多变化,比如“淡化语法”体现在教材编排上就是将“词的分类”“短语类型”“句子类型”“修辞”等逐一分解到了各册教材后的“附录”中,取消了以往“划分句子成分”的内容。同样被“附录”了的还有“应用文写作”“字词表”等。其实,“附录”的都是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课标”中的一个“淡化”就不重视各册教材后的“语法表”。眼下许多学生朗读不懂句读、作文病句不会改等,病根就在语法知识缺失所致――人家让我们“淡化”,我们却从让其缺失――改革经常使我们在两个极端之间跳跃。这样分析,我们对学生经常拿着格式错误的请假条给老师这种现象也就能理解了――不是学生出了问题,是我们长期忽视了这些“附录”里的东西,舍弃了语文最基本的东西,迷离的双眼只疲于对琳琅满目的课文的所谓学习。除了“附录”,苏教版中还有“名著推荐”“文笔精华”“口语交际”都繁华的设计,我们都不可小觑其设计意图。2、创作自己的、不断“进化”的教案。老师依赖市场上的《教案书》或“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学生靠一本《字词句篇》这种做法是后患无穷的,它会让我们只习惯于抄袭而不习惯于思考、让我们忘记查阅资料和工具书应成为人一辈子的习惯、忘记教和学都是创造性的工作------许多老师电脑里都保存着各级各类从网上免费复制或下载的“计划”“总结”“教案”“论文”等;许多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就坚持每学期都买《字词句篇》,到中学毕业却连本《现代汉语词典》都没有。我们和学生许多时候不是在思考、在表达,而是在抄写、在“下载”、在“复制”、在“粘贴”。难道不是吗?诚然,抄来的教案往往要比自己编的成熟和精细,但我们用起来也往往不得劲、不顺手――除过那些习惯于照本宣科的人。真正的教案应该是自己课堂上的“演讲稿”,是可以随时修改的“草稿本”,应该体现着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显示出清晰的、从粗糙到不断精细化的进化痕迹。特别是从初中阶段开始,语文教学就不应再过多被“字词句”所牵掣,不能再满足于分段、找中心句、明确总分结构这类手段性做法上,领悟主旨、学习技法应成为主要任务。因此,语文老师应更多带给学生一些新颖的观点和视角,但不是预设太多的预期或所谓的“目标”“要求”之类,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鉴赏、独立思辨和表达,使每个学生的思想都能成为放荡不羁的骏马。从这个角度看,昔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狭隘地套用所谓“目标教学”该有多么的蹩脚和愚蠢。要想让学生获得感动和启示,我们首先要静心去阅读并从中获得感动和启示――越是精彩的、典范的东西,我们越要这样做,否则我们就是在糟蹋美,是对经典的亵渎,是语文的悲剧。在此基础上编写自己的教案,这才是得心应手的教案、扎根实际的教案、有生机活力的教案,更是有自己专利的“独创”。莫言在谈文学创作时说:“重复自己比重复别人更可耻。”对于自己的创作的教案也应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删改、替换和增补,从而做到与时俱进、不断修完善。由此看,教学管理者亟需改变评价教师教学的理念,让大脑尽快能越过惯常的表象的迷惑和制约,最便捷的方法是:谁的教案改的越多越真实且越有价值,反之则反;谁的课暴露的问题越多越真实且越有增值空间,反之亦反。惟其如此,我们的语文、我们的教育才会是货真价实、沾泥带水的“常青藤”,而非飘着油花和热闹的舞台秀。二、教学手段的精细化。1、“搞笑”的设计。语文的人文性决定了它经常要与“思想”和“感情”两个词遭遇,这也就决定了语文的本面应当是静默的、冷峻的、厚重的。但是,社会的纷繁与喧闹却很难再让我们保持住对语文、对母语的那份敬畏和热爱――影视、游戏成了时尚,读书、看报倒成了另类;聊天、骂娘口若悬河,写文章、打字却总难产;下课活蹦乱跳,上课却形同开追悼会------语言文字的美被冷落、被扼杀、被边缘化,语文课堂要想提高和保持“参与率”“收视率”必须增添必要的“搞笑”,如周立波式的滑稽与刻薄,崔永元式的冷幽默等――今天的我们更像贩卖知识的商人,也得学会包装和营销。适度的搞笑也是为了“高效”,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2、现代教学媒体的设计。 比如《背影》一课,用歌曲《父亲》导入或导出,再听配乐朗诵都会收到良好效果。小米加步枪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愈来愈高的审美品位。3、跨学科内容的设计 如前所述,语文会用到音乐创设氛围,而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也会经常涉及到。比如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那篇说明文就可以用画平面图的方式进一步理清说明顺序。还有众多古诗文教学更离不开历史知识的加盟。4、课外作业的设计 生活有多大,语文就要多大。课堂仅仅是学语文的开始。因此语文应当有课外作业,且以背诵积累、查阅资料、拓展阅读、写读书笔记、写日记等为主,以广泛涉猎求得厚积薄发。不应总把机械重复的“字词句”方面的作业才当作业――这类无效的作业只能加大学生课业负担,使学生学习的劲头越来越疲、书写越来越潦草。三、教学对象认知的精细化。1、重视群体性差异北方与南方、农村与城市、学优生与学困生、男生与女生等都可以算作群体性差异,都需要在教学中予以考虑。比如“荷”专题的处理:北方学生就只能从网上查阅图片资料,而南方就可以实地观察、访问、体验。2、关注个体性差异。 学生的个体差异既是课题也是资源,这也体现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比如教《甜甜的泥土》,班里的单亲学生、父母离异的学生等就需要提前了解,从而使其在教学获得更多的积极影响,并为其他同学的学习发挥积极的作用。四、教学评价的精细化。1、科学分类。 除了惯常的以成绩区分出“优”“中”“差”外,更应尝试以性格分类或以思想水平分类等,从而让每个同学在不同的活动中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要知道许多学生的自信心正是被我们用单一的成绩给砸掉的。2、动态评价。 路遥在谈自己小说中的人物时说:“人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现实中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更是不可断言的――矮的可以长高,坏的可以变好------有点半年就换一个样。因此,我们应看好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3、减小考试成绩的区分度,杜绝“以成绩论英雄”。不要用成绩使大面积的学生成为校园里的“穷人”,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在每次考试中都能获得成功或保持着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勇气。我们的考试应成为激励的手段而不是伤害的武器。总而言之,教育不是政治,不需要一天一个口号、一张嘴一个精神;教学是一种艺术,过多的指手画脚只能让那些仅有的艺术细胞无所适从,而试图让教学“模式化”就无异于痴人说梦。言而总之,语文太大,从里到外都大。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你可能一辈子都读不完,而教语文的方法和套路又千差万别。“是人不是人,都能教语文”――就看谁教得更教学生爱语文。在语文面前不应当有权威。抛掉“文人相轻”的陋习学会欣赏吧!就像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每个学生一样。摘下自信的眼罩不断审视和修改自己的教学吧!面对浩瀚的语文和多变的学生,我们语文教学的精细化、高效化应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