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注重身教重于言教
人的一生都处于受教育中,不是说活到老学到老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应以身作则做好家务,不能以工作忙为由把家务留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做,让孩子觉得做家务时生活的一部分,是必要的。孩子是这个家里的一员,父母有权要求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孩子明白他们有对这个家的家务负责的责任。当孩子参加了一些家务劳动后,对家的感情就不一样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常常不会理解父母的治家之难。有些孩子常常埋怨父母这个菜烧得不好吃,那个汤调得不鲜美,有时饭菜备得晚了还耍脾气呢。可是当孩子参加了家务劳动后,他们则会更多的谅解父母,感到父母挑起这个家不易。
二、 在适当的时候制定适当的家规
家规作为家庭成员共同遵守的生活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潜在强大的教育力量。制定明确、合理、可行的家规,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它可以约束、帮助和教育孩子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是家规的内容之一。家规的条理要一清二楚,写的明明白白。如自己的房间自己收拾,收拾自己的玩具,帮助父母拣洗菜,打扫卫生,帮忙倒垃圾等。当然家务劳动的难度也应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做改变。聪明的父母总是让孩子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担当责任,履行职责,让他们也在困难的搏斗中日益成熟起来。
三、 对孩子的劳动进行肯定,鼓励
每个正常的孩子天生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应正确引导,培养他的兴趣。很多孩子在小的时候,看到父母劳动,他们也会有样学样的模仿。对于孩子的这些举动,要及时肯定,并给予表扬。人都有一种要获得别人肯定和赞许的心理。及时鼓励孩子,并对他们的能力进行肯定,这对他们的成长有一定的好处。我的儿子四岁半,已经养成游戏后自己收拾玩具,打扫的习惯,还经常帮我倒垃圾,对于他的举动,我每次都给予赞扬,每次他都很高兴,下次就更积极的帮我做他力所能及的家务。
四、放手让孩子参加劳动
孩子不参加劳动并非他们不愿意劳动,而是有些父母不愿让孩子参加劳动,连拖个地也以为孩子拖不干净,稍重一点的活就怕孩子累坏了身体,稍花些时间的活又以为会浪费时间、影响孩子的学习,更不愿让孩子参加。许多父母在孩子求学期间包揽了所有家务,只让孩子一心一意学习。殊不知,在学习期间让孩子进行适量的家务劳动,是孩子放松的最好方式,对接下来的学习更有帮助。况且如果认为孩子的家务干的不如自己的意,可以在孩子看不见的情况下再做一遍也是无所谓的,我们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从小做家务的人的生活比不做家务的人要充实、幸福得多。
当然,教师在学生在校期间也要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使孩子在思想上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劳动,劳动是光荣的。
而教育的秘诀却在于:使孩子的身体锻炼、思想锻炼、能力锻炼互相调节。只有让孩子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培养,孩子才会处在健康成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