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词最早出于《大戴礼记•保傅篇》:“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于小学,小学者,所学之宫也。”这里的“小学”指的是古时少年从学的机构,也指在此一阶段所学习的内容。
周代的贵族子弟入“小学”,要学习“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科知识,是当时贵族子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这些知识,与后来入“大学”所学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学对应。
东汉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记载:“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太学,学五经,不见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这里,小学的含义已由最初的“六艺”而成为语言文字学的专指,大约相当于“六艺”中“书”所对应的范围。
在古代,士人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读经。因此,小学成为经学的附庸,从《汉书•艺文志》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小学都是附于经学之后的。尽管如此,由于经学的正统地位,加之小学为经学的基础,所以小学在古代极受人们重视。
(图片源于网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