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儿童在上小学时即表现出偏科现象,喜欢除数学以外的其他学科,而一提及数学则表现出厌恶或忧虑。这对儿童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数学是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是世界各国基础教育中的一门主要基础教育课程。学前期儿童的数学启蒙教育将为入学后的数学学习和造就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数学在幼儿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具有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辩证性的特点,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及规律则表现得更为突出。它能更好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激发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初步发展。游戏是每个儿童喜欢的活动,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我们主张幼儿园应该采取游戏式的教育来教育儿童”。而游戏不但可以发展幼儿的身心,敏捷幼儿的感觉,对幼儿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这正谓的“习之于嬉”。因此,在设计中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数学概念化为愉快、有趣的游戏内容,来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中轻松、自然、饶有兴趣地学习,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本文就总结了自己平时做家教及一些实践活动中的教学经验,望对幼儿父母及相关人员在引导幼儿学习数学方面能起到一些积极的借鉴作用。
首先,利用比赛式游戏激发幼儿的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纯抽象的学科,只能依靠自己的思维能力,好动好玩的孩子会觉得太枯燥,让孩子学习数学,首先应让孩子对数学产生兴趣。对此,我对我的家教对象——4岁的女孩多多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大家知道,儿童在很小就有好胜心理,每次教学时我都紧抓儿童的这一特点。多多对数学不感兴趣,每次我说“接下来我们学会数学吧?”她都不乐意:“老师,我还想听故事”,在这样的情况下,逼迫她学习会适得其反,不但学习效果不好,还会使她更加厌恶数学。因此,每次开始数学学习时,我都是逐渐过渡过来的。比如,从讲故事过渡到学数学时,我是这样做的:“多多,这个故事讲完了,接下来,我们就要数一数这则故事当中插了几个图片,图片上有几只小羊?几头小牛?是小羊多还是小牛多?多几个?老师和多多一块儿数,看谁先数出来,好不好?”多多一听要跟老师比赛,好胜心和好奇心都被激了起来。于是我们顺利地从故事课过渡到了数学课。我假装失望地说:“多多比老师数的还快,多多真棒!但老师不服气,多多能不能再给老师一次机会,我们数其他图片上的物品,看谁数的快,比的准,好不好?”儿童也是有同情心的,为了“安慰”老师,她爽快地答应了。利用这样的小游戏既使多多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数学知识,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也使我的教学计划顺利地进行下去。
其次,创设情景,让幼儿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根据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儿童在幼儿阶段即能掌握10以内数的概念、10以内数的加减法等。但是我认为“掌握不是目的,关键应该是让儿童在内在动机的驱使下进行学习”。比如我在教多多10以内加减法计算时是这样设计的:“多多,接下来,我们又要做一个小游戏了,这个游戏是由这些小朋友来进行的,”我指指平时我们做的手工——大水牛、大黄牛、蝴蝶、海豚等。“多多这次要扮演校长,老师还是老师,情节就是老师在给这些小朋友上数学课——做10以内的加减计算,正好校长经过于是停下来观看,而其中的几个小朋友没有掌握好,所以在老师提问时出现了不少差错,这样他们就把求救的目光转向了校长。校长,你帮不帮他们呢?” 多多一听自己现在是“校长”了,当然要进最大努力帮助他们了(我这样设计也是为了避免多多的正面参与而令她产生紧张心理)。游戏开始了,我拿出所有的数字模板,一边说一边摆出了“3+4= ”的算式,“你来回答吧小羊”,之后我用紧张的语气扮演小羊:“老师,我还没想好,我能不能请校长来帮忙?”我点点头同意。于是把目光投向多多“校长,你能帮助他吗?” 多多微笑地点一下头,我看到她在默默地数着手指头,不一会儿就说出“7”。我高兴地说:“小羊,知道了吗?是校长帮助了你”。小羊感激地说:“谢谢校长,谢谢校长”。多多满心喜悦地说:“不用谢,有什么问题就只管来问我吧,我一定会帮助你的。”于是,我们的数学课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进行下去。
第三,让幼儿在自己动手操作的游戏中理解数学。
皮亚杰认为:“儿童不是学会算术的,而是重新发明算术的。”这说明数学不是按成人意志能“直接教会幼儿的”,而是要通过幼儿的“动作建构”“动作内化”“发明” 来学会的。幼儿处于前运算时期的直觉思维阶段,他们的心理表象符号功能处于萌芽阶段,符号功能所产生的心理表象是具体静态的物像,而不是内化、概括化的动态式心理表象。动态式心理表象的形成,必须通过反复的自由探索与亲自体验才能达到,仅靠单纯口头传授是难以形成的。因此,在数学活动中,我们不能单纯地从演示到演示,从教到教,而要为不同阶段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学具,让幼儿反复操作、自主建构。让幼儿通过操作摆弄具体的材料,初步理解数、形、量等数学知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