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教育 > 正文

亲子活动是不是越多越好?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李英绮(头条号:心理咨询师李英绮):

随着一个小生命的出生、成长,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到底应该怎样陪伴孩子,亲子活动以多少量为宜?

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们在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发展特点。那么亲子活动的数量和形式,也应该随着不同年龄阶段,有所区别。

在生命的最初阶段,小宝宝最重要的心理发展过程就是需要建立“安全感”,安全感可以为整个人生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让孩子将来可以放心地去探索、去追寻、去实现自己。所以在这个阶段,妈妈对宝宝的陪伴是多少都不嫌多的。有一个词可以很形象地描述这个阶段的特点,那就是——母婴共生。让孩子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妈妈在宝宝身边,无微不至的呵护和爱。当然,很多职场妈妈没有办法一直陪伴在宝宝身边,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那么,就要在跟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内,做到有效陪伴,和高效的回应。

一般到了2~4岁,孩子开始慢慢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而开始进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逆反期。这个时候,宝宝会觉得“我长大了”,“我很能干”,进而想要实现自我意志和自我价值感。这也恰恰是自信心开始发展的时候。所以家长的亲子活动重心就要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转向对孩子自主活动能力的培养上。简单的说,就是“孩子进一步,家长退一步”。当孩子增长了某项生活能力的时候,家长就要及时鼓励、夸奖,并且不再代劳这一项的内容。对孩子的能力培养方式上,要以游戏为主。

到了再大一些,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得越来越完善,就开始对自己有一定的评价。那我们对孩子亲子陪伴的作用,也慢慢开始从生活中具体事情的操作,转变成为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

慢慢地,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更加愿意与同龄人交往和玩耍。家长的作用再一次逐渐发生变化。

到了青春期,家长已然变成了孩子“反抗”的对象,这时的“亲子活动”,假如家长和孩子能够开诚布公的交谈、平和地交流不同的想法,那已经算是非常好的亲子关系了。家长不用为了这时的“疏远”而难过。因为这是孩子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阶段,也是孩子成长的见证。

渡过了熬人的青春期之后,孩子就可算作是一个独立的大人了。这时候,家长和孩子就会变得更像是“朋友关系”。

总结起来,就是当孩子慢慢地长大,一步一步地迈向独立自主的生活,我们做家长的就逐步逐步地淡出,让孩子成为一个乐观、自信、积极坚定的,不附属于任何人的,喜欢自己的人。

与其它的爱都不同,亲子之爱,不是为了相守,而是为了分离。是为了当有一天孩子独自面对整个世界的时候,他能够生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