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兴趣培养 > 正文

新时代如何加强劳动教育?

近年来,劳动教育重新被提升到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列的地位,劳动教育也在一些高校轰轰烈烈地展开。有在校园建设农场让学生进行种田的,有建设实训基地让学生进行烹饪的,有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劳动体验站”组织学生体验的,有让学生参加公益劳动清除校园杂草的,可谓花样繁多。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和劳动创造人本身。”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首次阐明了党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前夕,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申了这一方针。进入新时代, 2018年9月,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中华民族从数千年扬帆至今,勤劳勇敢,奋发图强,创造了灿烂文明,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劳动价值观是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是劳动教育观的出发点。劳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受城市化、独生子女、应试教育以及学生个体等多种因素影响,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存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轻视、甚至蔑视、厌恶劳动,铺张浪费,不懂节约、珍惜、感恩。扎扎实实开展好劳动教育,在劳动教育中有效开发大学生劳动力资源,让大学生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让劳动价值观成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新时代,高校对劳动教育重新定义,为劳动教育注入新内涵,首先是引导大学生从学会干、自然干到习惯干,让学生通过劳动感知、获悉、建立“劳动幸福观”,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从责任心、创新力到创造力的质的飞跃,让劳动教育成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创造价值的有效途径。

要丰富劳动教育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内容,可进一步增强学校各类群体工作自觉性和责任感,凝聚劳动育人合力。开展 “劳动之星”“文明宿舍”“劳动模范班”等评比活动,树立先进典型;举办“E拍校园劳动者”摄影和小视频大赛,举办“劳动让青春更美丽”等主题征文评选、心得撰写和分享、座谈、宣讲等活动,打造热爱劳动、欣赏劳动、赞美劳动的校园文化。

要创新劳动教育方式。创新劳动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在体力劳动中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促进体力和脑力结合,是专业知识学习的有效延伸。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技能,开设人尽其才、专业对口的劳动课程;统筹实习、实验、训练等教学实践环节,将劳动实践教育融入专业知识教育过程之中;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劳动实践,学生深度参与研究中心、产学研平台、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的劳动项目实践,探索“智慧劳动”“创造性劳动”,促进知识学习和劳动实践深度融合;推进基层劳动实践,鼓励更多优秀学生主动服务社会,加深对基层工作的认识。

要制定科学考核体系。科学合理特别是契合新时代劳动教育发展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是促进劳动教育健康、深入推进的动力和保障。制定平时考核、学期考核、学年考核的评价体系,平时考核注重劳动效果,学期、学年考核注重总结性等级评定;建立优秀评选、学分认定、德育综合评价和特殊岗位、节假日有酬劳动的考核奖励机制。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绵延至今。只有不断丰富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推进劳动教育方式创新,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注入新内涵,劳动教育才能更好发挥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新时代的春天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新时代如何加强劳动教育?

中国有哪十大·教育品牌?

相关文章:

什么是学前教育的示范法?

什么网站可以下载小学数学教学视频?或是课件?

激励孩子学习动力重要的是什么?你在教育实践中有那些

如何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

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幼儿教师?

家庭教育中,为何要鼓励孩子做家务?

高端职业教育是什么意思

怎样让孩子在平时的生活教育中真正体验贫穷和金钱的意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