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正文

学龄前儿童该怎么教育呢?

我国当代教育家魏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好人的身后,必有一位好长辈给过他终身受益的教诲;一个坏人的背后,也往往有一位不称职的长辈给过他一辈子都难以摆脱的误导。这句话道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天底下的父母都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才。但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一样,取得的效果也很不一样。我们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同样家庭状况下走出来的孩子,父母文化水平差不多,大人们其他方面的素质也不相上下,但孩子刚入学就立即显现出较大的差距。有的孩子各方面习惯良好,能很快适应学校教育环境,跟上了教育的步伐;有的孩子应该在学前阶段养成的基本习惯未形成,难以适应学校的教育环境,跟不上教育步伐,从刚入学就成为“问题学生”。何以造成如此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在学龄前六年对孩子实施了不同的家庭教育。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幼儿家长认为孩子受教育是上学以后学校的事,上学之前主要就是把孩子养好,让孩子吃好、穿好、不得病,对孩子百般疼爱,百依百顺,只重养,不重教。其实,到学校才开始的教育,已经是再教育或是第二次教育了。 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而真正教育他们则是一件大事了。”民国初年的广东省省长朱庆澜,在他的一部名为《家庭教育》的书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小孩子生下来,好似雪白的丝。在家里生活六年,好似第一道染缸。家里六年教得好,养得好,好似白丝染成红底子。到了学校,再得到好老师,就将那红红的底子好好地加上一层,自然变成了大红。到了社会上,哪怕遇到坏朋友,坏染缸,想把它变成黑色都很难。如果再遇上好朋友、好染缸,不用说,自然变成真正的朱红,头等的好人。万一在家里六年,教的方法,养的方法不好,比如白丝一下缸已经染成黑底子,进了学校,就有好老师,想把它变成红色,那黑底子总是难退去。就是勉强替他加上一层红色,仍旧是个半红半黑的。如果学生再遇到不热心的老师,到了社会,再遇上坏朋友,坏染缸,自然就变成永不退色的黑青,永不回头的坏蛋了。” 朱庆澜断言:“丝总是白的,只看第一道染法如何。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好的,只看六岁以前家里的教法如何,六年里肯费力,将来就一定受用不尽。”他非常恳切地说:“孩子小时候,随你爱怎么教,就怎么教。教小孩子本是极要紧又极容易的事,个人偏不在容易的时候去教,偏要等到大了不容易教的时候去教,又费力,又无益,岂不是怪事吗?” 朱老先生这番话很有道理,我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家庭和社会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在现在教育环境中,这句以前常常挂在老人嘴边的话已经渐渐被人淡忘了。然而,近十几年来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学前期是人脑和认知发展最迅速、最重要的奠基时期。3岁左右儿童的脑重为成人的2/3,7岁时已基本接近成人。人脑细胞70%―80%是3岁前形成的。如果把人在17岁时所达到的智力水平定为100%,那么有50%是在0―4岁期间完成的,4―8岁期间再完成30%。学前期也是人的基本习惯、性格和认知等方面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速度最快、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儿童没有得到科学的、适宜的、良好的教育,以后再来弥补,家庭和社会将付出极大的代价,而有些既成的事实是无法挽回的。 庄稼错过了季节明年还可以再种,而孩子的童年过去了,却永远不会再回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龄前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的基础。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走进孩子广阔的心灵世界中去,在他们心灵的田野上,播下真善美的种子,在他成长的幼苗期,精心呵护,让孩子在幸福的童年里健康成长,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 做一个对孩子一生负责的好家长。 千万不要错过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关键期。

关于专心:从婴儿开始,他本来就很专心,我们都见过的,不管环境多少吵闹,他专心地睡觉,他专心地吃奶。是我们让他不专心的,他在“做事”,你保持安静,不要打扰他。请尊重他直到他把事情做完,哪怕他仅仅是在专心地看一面白墙。关于学习:他第一次拿起笔,你表扬他,他在白纸上弄出一个点,你用赞赏目光追随他,他画了个圈,你很高兴……不用教,孩子天生有学习的本领,想想他是怎么学会说话和走路的?

孩子该怎样教育

学龄前儿童该怎么教育呢?

关于儿童心理学的小故事

相关文章:

幼儿园入睡案列分析的学习内容怎么写

儿童财商教育重要性有哪些

我想问一下,几岁的孩子开始学习国学文化最好呢?

中国中小学生网络教育云平台怎么下载?

幼儿教育杂志作者是谁?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选题哪个好写

老师教育幼儿的方式方法 如何正确教育幼儿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如何做家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