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兴趣培养 > 正文

大学生思想教育咋开展?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构建和谐社会,也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领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更加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理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从根本意义上讲,和谐社会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三大矛盾的全面和谐。
  在这三对和谐关系中,人自身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造就和谐的人的个体,就是要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合理地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于大学生来讲,要做到和谐发展、健康成长,就是要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从而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人才。
  

必须看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自然要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利益关系十分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在继续推进改革发展的同时,认真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稳定和谐。当代大学生作为思维最为敏锐的青年群体,在这个深刻变化的时代,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都增加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情况,更加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我们党历来重视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德育工作的文件中,都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在明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其视野,是顺理成章的事。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富有时代意义的新课题,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深刻的启示。

启示之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服务和谐社会为重要目标。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情况下,应当把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和谐社会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启示之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就是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满足他们的需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有助于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助于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形成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合力,从而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和谐社会这个更高的层次上。
  

启示之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的重要育人功能。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这个载体,由于文化本身的特性,蕴藏着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重要育人功能。
  近年来,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已经成为高校一道绚丽的校园风景线,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应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

启示之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动员社会力量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困难群体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点内容抓好。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里,并不是说没有矛盾,没有问题,而是说构成社会的各要素处于外部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状态中,会互相包容、协调动作、良性转化。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尽可能多地帮助大学生尤其是困难群体妥善解决有关问题。
  大学生思想问题的产生,往往与他们自身的生存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启示之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把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是个体形成良好思想品质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们只有处在和谐的心理状态下,才乐于接受教育。而有些违纪行为,就是心理障碍或心理不和谐的结果。心理问题不能简单地施以大道理,而需进行耐心的心理辅导来加以解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却往往容易被忽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脱离受教育者当时的心理状况,效果自然不会好。
  近年来,大学生面临的压力特别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等普遍加大,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影响了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诸方面的和谐发展。要采取切实措施,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机构,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做好“和谐”工作。

(一)基础性和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但还存在诸如重视不够、教材建设滞后、办法不多、机制体制不适应等不和谐的音符。这些基础性的不和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层次矛盾的具体体现,亟待调控和处理。
  一是要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二是要坚持用科学的精神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坚持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健康素质的统一。三是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四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

(二)匹配性和谐。一是指教育的主体即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相互匹配。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家庭是重要场所,社会是大课堂。学校要积极主动建立与家庭相互沟通的渠道,同时争取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努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是指教育方法的匹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较之过去要复杂得多,很多问题不是一种方法就可以解决的。这就要求根据思想问题的具体情况,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功能和优势,综合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教育。比如,由实际问题产生的思想问题,就可以用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
  由心理焦虑或障碍产生的思想问题,就可以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

(三)适应性和谐。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客观变化着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构建适应性和谐的目标体系。一是要充分体现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时代特点,引导大学生在价值多元化的文化冲突背景下,增强自立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并基于市场经济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培养大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心理素质。
  二是要充分体现与对外开放相适应的时代特点,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民族精神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中的作用。三是要充分体现与网络化社会相适应的时代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延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牢牢把握互联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