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每个学生的素质不同,接受能力不同,要求教师跟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处理。尤其是对于年龄偏小的儿童来说,生动的讲解和贴近生活的举例往往会给他带来浓厚的兴趣。
年龄偏小的儿童一般理解能力都较弱,这是由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决定的,这个时候的他们甚至连1、2、3等最基本的阿拉伯数字都认不清楚,更何况是五线谱、音符时值等大人们有时候都搞不清楚的复杂问题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拿出十二分的耐心与童心,以儿童的心理去看待每一个问题,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他们最适应的方式学习。例如有一次我给一名学生讲解中央C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起先我只是按照一般的惯例笼统的告诉他“中央C在高音谱表的下加一线上”,然后就让他大声重复多遍,以求达到熟记得效果,可是很快我就发现这个办法并不灵,记忆只是暂时性的,一转眼就忘了。于是我又开始思考新的教学方法。这次,我结合学生所住的住宅楼为其讲解。我告诉他,如果把高音谱表看作是住宅楼的话,那麽中央C就住在地下室,下加一线就是指在一楼下面在加一层。我发现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知识的要点,并且迅速的在五线谱的高音谱表上找到了中央C的位置,而且记忆的非常牢固。于是我趁热打铁,利用同样的方法为他讲解了,五线谱上其他音的位置,以及音与音之间排列的规律,就这样,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这个孩子学习了以前几节课都未能完成的知识,并且掌握的非常牢固。这节课结束时,孩子天真的对我说:“老师,我是5,因为我住在二楼!”听了这话,我们都开心的笑了。
处于少儿时期的学生,大多具有多动的特点,过于长时间的教学只能会使儿童产生厌恶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适应这一特点,减少授课的时间。一般来说40~50分钟为最佳。在授课过程中还可以添加一至两次的休息时间,以保证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最高的效率完成本课的学习。我有一名学生,她的接受能力特别强,学起新知识来比谁都快。但是,她的坐不住的毛病却也比别人厉害的多。同龄的孩子可以在三十分钟内保持精力集中,而她连十五分钟也坐不住,往往课只上了一半就无法进行下去了。虽然天资聪明却进步很慢。有一次,我从她妈妈那里听说她非常喜欢唱歌,于是,我就让她在学习的间隙里以唱歌来作为休息的方式,每当她高歌一曲之后,整个人都会变的非常兴奋,被分散的精力又迅速的集中起来,学习起新知识来也就自然事半功倍,效果极佳!现在的她进步很快,对学琴也越来越有兴趣了。
在一些弹琴的基本姿势方面,更要想出一些新奇的方法来迎合孩子们的特点。例如根据孩子们愿意美、喜欢美的心理,在坐姿方面与他们比美,通过教师的亲自示范,让孩子们和老师比比看谁坐的最正确、最美。再如,教孩子怎样摆放手型时就可以这样说:“每个手指要自然放松,每个琴键就是一条跑道,而每个手指都是一名运动员,大家都要守纪律,不可以跑到别人的位置上去。”这种说法容易让孩子接受,如果在配以正确的示范,其效果肯定比讲道理要好的多。
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学琴的兴趣也非常行之有效。有些人往往认为对年龄小的少儿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还为时过早,认为孩子还无法理解和接受这些钢琴学习中较为复杂的因素,所以干脆采取放弃的态度,对任何作品都采取只要弹下来就好的做法,使孩子从小就被一种机械弹法所控制,这对于琴童以后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旋律较为简单的练习曲时,我会要求学生先把它唱会,然后把这些音符都比做一种形象,使枯燥的练习曲变的具有歌唱性和生动性,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弹起来有乐趣。《拜厄钢琴基本教程》中的第十八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的右手部分是一段比较上口的旋律,主要有四分音符排列而成,曲调流畅并且活泼。在授课时,我就把她比做一位小姑娘;而左手部分则是由三拍的音程组成,要求声音扎实而且饱满,我就把它比做老爷爷,由于本曲是三拍子的,就可以把整个曲子说成是一位小姑娘和自己的爷爷跳舞,小姑娘活泼灵巧而老爷爷扎实沉稳,各有各的特点,由于生动的举例,使学生在学习时一下就领会到了弹奏的要点。而对于那些旋律性较强的小歌曲,我则会把它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让他们带着故事内容有感情的弹奏。《汤谱森现代钢琴教程一》中的“青蛙的合唱”就是一则典型的例子,在这里就不多说了。以上这些做法都能够很自然的训练孩子的音乐感受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
一切劳动没有白费,孩子们学习情绪高涨,每星期一次的钢琴课成了他们的节日。并且在与他们的音乐老师交流时,我还了解到,他们在音乐课中的表现都非常突出,在节奏、音准、以及音乐感受力等方面都远远的超出了其他孩子,这都是从小学习钢琴的益处。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少儿弹钢琴一定要有一颗爱心、一颗童心、一颗责任心。在注意培养少儿良好的演奏习惯,正确的弹奏方法,准确的表达能力的同时,一定要把培养他们的学琴兴趣放在第一位,为他们将来学习音乐打下良好基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