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分享一下我家宝宝的故事哈。
“妈妈,讲一讲《马戏团》。”
小西湖把书递给我,往我身上一靠,等着听故事。
“嗨!你好!马戏团的彩色世界,欢迎你!……”
待我声情并茂地讲完,小西湖说:“妈妈,再讲一遍。”
“好。嗨!你好!马戏团的彩色世界,欢迎你!……”
“妈妈,再讲一遍。”
“妈妈,再讲一遍。”
“妈妈,再讲一遍。”
……
好不容易不让重复讲了,可是马上又甩过来一本:“妈妈,讲讲《不要随便亲我》,朵朵的故事。”
不讲个两三遍,小西湖是不肯罢休的。
如若我不讲,小西湖会带着哭腔,摇着书,扒着我的手臂:“妈妈,讲讲,妈妈讲讲,呜呜呜,妈妈讲讲……”
累得我口吐白沫。
然而,爱听故事,对书感兴趣不好吗?我怎么好拒绝一个爱听故事的小娃娃呢?
小土豆妈妈说:“我天天在泥土堆里找娃,想让他老老实实坐一会都不行,更别提听故事了。”
我不过是动动嘴皮子多讲几遍故事而已,相较之下实在是轻松多了。
只是,有时也的确讲的口干舌燥啊。
一本讲几遍十几遍,再来一本,再讲几遍十几遍。
而且,早上一睁眼还没拉窗帘没开灯就摸出故事书让讲,中午她已经困得打哈欠了还让讲,晚上如果不连哄带骗能一直让讲到十点。
给她播放我提前录好的故事,还不买账,就喜欢看着书听故事。虽然她不认字,但是看的很是仔细,有时故意问她,她居然还能接上来!
有时我也困惑,明明故事的内容小西湖都知道了,比如拿起《不乱吃东西》,她知道主人公是布丁,知道布丁吃了白色的圆圆的东西,还知道里面有一句“我要冰激凌”,可是为什么每次给她讲的时候还听的津津有味,仿佛第一次听呢?
有时带出去玩,进电梯,她的小嘴里会嘟囔:“萌萌鸡高兴地冲进电梯,在里面又蹦又跳,妈妈说别跳,有危险”,过马路的时候又嘟囔:“要过马路了,萌萌鸡甩开妈妈的手,准备冲过马路, 妈妈说车多,有危险”,《有危险》里的原话,一字不差。
这说明故事书没白讲,会运用到实际生活,当妈的很欣慰。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正是我期望的。只是有时,她是说一套做一套,比如,她看我上梯子取东西,也见缝插针往上爬,一边爬一边说:“萌萌鸡,有危险!”好在家用梯子只有四个台阶并不高。
请教积木宝贝的老师,老师说她家女儿比小西湖大几个月,一个故事讲二十来遍是常事。
我的天!哪路神仙的故事那么吸引人啊?后来我查阅了相关资料,两岁左右的孩子的确存在这样的情况:反反复复听同一个故事,看同一本书。
仔细想想,曾经某个时期我好像有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比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魔鬼代言人》、《入殓师》、《放牛班的春天》,我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看,常刷常新,却仍然感觉还没理解透彻。
那么,孩子不断地重复,是不是对某一个故事还没理解透彻,还有养分可吸取呢?我的理解是——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孩子的语言、智力、思维能力、安全感、对世界的认知、对未知的预期等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比如,小西湖的那套情商、行为管理亲子绘本,一共30册,是在她16个月大的时候买的。差不多半年时间,她对那套书的理解完全不同:看书皮分清每本书→知道每本书讲的内容→理解故事,准确说出主人公的名字→进一步理解故事,跟着学→见到同样的情景,复述故事,书与实际结合,甚至会举一反三。
我的切身体会是,通过给小西湖讲故事,她的自我管理能力大大提高,语言能力进步也很快。比如,可能我给小西湖说三遍五遍必须刷牙她都不配合,但是通过讲故事,一喊她刷牙,她嘴巴里自动蹦出来“小猪不刷牙臭死了”,很开心很积极地配合;吃饭也是,自己遵守,也要求我们做到“左手扶住碗,右手拿好勺”;时不时地指着我的鞋子说“圆妈妈的鞋子圆圆的方方的”,指着我的肚子说“妈妈的肚子圆滚滚的”……
孩子爱听故事,喜欢读书,多好的事,父母多讲几遍又何妨?不就是多喝几杯水润润嗓子的事么?带给孩子的好处却是无穷尽的。所以,耐心一点,认真一点,开心一点,尽情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吧。
我的经验是:通过读书、讲绘本,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一个榜样,潜移默化地养成好习惯,比单纯说教有用的多。
希望能够帮到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