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生活可以更美
——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竞争的气氛充满整个社会群体,孩子就是在这一的环境下逐渐成长。他们面临着升学压力、心理脆弱甚至感到压抑,这些压力犹如一颗定时炸弹,为孩子们造成严重的威胁。此外,小学阶段,是处于青少年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心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内涵: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具有稳定的情感;② 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③ 具有符合其年龄特点的多种心理特点;④智力正常;⑤ 意志力发展好,自控力较强,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在这五方面要求中,伴随着学生青少期的心理变化,可能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与同学相处困难、内向及自卑等,意志缺乏、不能自控等现象容易出现。因此,我结合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教学经历,浅谈如何预防或者引导学生开心度过青少期,让生活更加美好。
二:小学生情绪调整策略
孩子的脸犹如六月的天。说的就是小孩的情绪极易波动,喜怒无常,我们也可以发现学生之间为了一点小事情哭哭啼啼,爱发小脾气。引起这些现象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学生本身的情绪问题,但是深入了解,往往和家庭的教育方式、学校老师都有关系。
作为学校老师,都不希望发生学生吵闹现象。为了防止或者减少类似情况的出现,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细心观察,发现异常情绪学生并加以疏导
古话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想要了解一个人,必须要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作为班主任,在发现学生情绪异常的同时,要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谈。交谈中着重发现学生的内心需求,比如是成绩不理想问题、同学关系不融洽问题、家庭异常事情等,对症下药,采取积极态度鼓励学生、在理解沟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可自己甚至以自己为骄傲,树立良好的心态。
2 创造条件,供给学生美好的班级集体环境
良好的环境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情。在我们失落的时候听听歌,在树林里散散步往往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同样需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班级集体环境。班级的环境包括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客观环境主要是需要一个洁净的教室、一个安静的教室。主观环境是指学生之间和睦相处,有着良好的友谊,彼此尊重,没有嘲讽,没有嫉妒。
3 教其方法,让学生自主调整情绪心态
作为班主任,可以利用班队活动课或者课间时间,教导学生情绪波动现象的正常性,并且让学生知道情绪波动的危害,闹脾气造成的严重后果,让学生重视这个问题的同时又不会过分担心而引起的恐慌。
三: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生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处于青少期阶段,学生年龄小,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学生在生活行为逐渐学习获得的,老师需要积极引导,使之有效掌握学会。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学生的健康成长主体还是学生,所以学生的积极性在学习中显得格外重要。
作为班主任,可以在学生中选取优秀学生作为学习榜样。要让学生体验生活,明事理知善恶,积极展开学生喜欢的活动,知识竞赛等,倡导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此外,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发挥好班级集体的作用。采取学生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在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可以与同学合作,培养合作与沟通交流,学会组织管理与被管理。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而现实社会中的压力无形的影响着学生,给学生带来一些负面消极的影响。学生或许会困惑会迷茫,开展心理教育辅导,可以帮助学生驱散成长中的各种迷雾,指导其健康的成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