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怎样培养孩子有感情朗读麻烦告诉我

朗读能让学生思想获得熏陶,情感得到升华。语文是一种非常感性的东西。要学好语文,必须要投入自己的情感,而朗读恰好是能表达这种情感的方式之一。学生通过朗读可以获得丰富的感性体验。他们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朗读方式将自己对文本的感受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与人交流,并通过不断地交流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深入地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他们会对课文中描写的人、物、景、事等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进行了思想的熏陶。 朗读是检验学生理解课文深浅的一种手段。任何一篇课文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作者的一些情感,如果学生能够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激发出来,表达出来。那么我们教师就能判断出学生对文章理解的程度。 下面是我自己在指导学生朗读时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1、朗读要从词、句再到段、篇的训练。 “词”能表达一种意思,词有时也能表达一种情感,所以在一年级的朗读教学时我是从读好词语开始的,并且强调一个词语连在一起读的时候不能把它分开来。词语读得好了,我就开始训练读短句。因为短语是有标点符号的,所以根据标点符号的不同,要读出相应的语气来。我重点训练的是如何读好长句子,指导读长句时,我叫学生把句子读通顺了,想想句子是什么意思,哪些词语是重点词语给我找出来,体会一下这些词语该怎么读,其次分析长句中哪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也需要自然停顿的,自己通过读把它们找出来作好标记。最后注意的是标点符号,标点符号虽然不是语言文字但能表达一定的情感,它在朗读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长句的朗读训练好了,读好段、篇就不难了,因为词句是构成段、篇最基本的单位。这样一种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在朗读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是可以操之以行的。 2、要朗读得好,必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这个道理相当简单,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好文章的思想感情,才有可能读出真情实感。 3、教师要朗读示范,并且要天天示范。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感情细腻而丰富的人。朗读时,教师应该是集各种情感于一体的人,而这些情感在朗读时要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所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样的示范性朗读时间一长就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训练。他们能不知不觉地从教师的朗读中学到许多朗读的技巧,如读出轻重音,语速的快慢,音调的音低,根据不同的角色音色发生变化,读好顿音,文章的未尾或诗句的未尾几个字有时须拖长音等。 4、要让学生有时间去朗读,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朗读。开火车读,喜欢的段落读等等。如:一年级下册的9课《美的回答》为例,我让学生找自己喜欢的句子来阅读,更大的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5、要学生学会评价别人的朗读。 我让学生听我是如何去评价小朋友的朗读,到了一年级第二学期,我让小朋友学学老师的样子去评评别的小朋友。另外,要朗读得好还要讲究口齿清楚,音色甜美,注意气息的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