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学龄前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养成他们有规律的生活。用“爱”和合宜的“引导”串起每日的作息、周而复始的节奏和规律、简单又深具意义的主题节庆活动、自然又开放的环境与玩具,神奇的故事和符合孩子心灵的艺术。
因为幼儿是具有很高的可塑性,是属于“未完成”的,所以当我们与孩子相处的时刻,意识中随时带着自由的态度,让孩子自主进入生命、辨认出“我是谁”,为孩子保留“我是谁?”人类最基本的存在价值。
所以在去小学的议题下,我们可以更着手在于让孩子回归淳朴自然,依循天性培养出强健的体魄,透过与自然的互动了解生命,就此学会尊重、滋养、珍惜与保护,也可透过歌曲、故事、画画和打扮服饰,还有游戏来引导他们成长茁壮。
大班孩子退幼儿园学小学课程,该不该跟风?
我也见过身边有些家长在孩子大班的时候,退了幼儿园去上各种幼小衔接班。
这个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你去了解市面上的幼小衔接班,就会发现,他们大多只是模仿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小学一年级的课程给提前学一下。很多孩子因为在幼小衔接班提前学会了拼音、写字和十以上的加减法,步入小学之后,在一二年级学习成绩确实会很突出,这个明显的收益让很多家长庆幸给孩子报了幼小衔接班,认为“幸好做了准备”。
然而这样的日子可能并不长久。在小学圈里,流传着一个“三年级现象”,同一个班级到了三年级,学习成绩的名次可能会和之前出现很大的反差,很多一二年级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突然就跟不上了,而很多一二年级成绩平平的孩子突然就上去了。
这种“三年级现象”,其实老师们都心知肚明,就是因为很多家长在学前阶段,提前教授了孩子一二年级要学习的知识,有的是在家自己教,有的是上幼小衔接班。无论哪一种方式,结果就是,当孩子上了小学,发现老师讲授的都是他会的知识,自信心确实会增强,但是也让他们形成了一个不良习惯:认为自己不需要再听课了,也不需要认真写作业了,反正不做这些事情,他仍然能考出好成绩。久而久之,孩子对自己会存在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这种情况会永远存在,一旦到了三年级,遇到自己不会的知识,他并不能客观的认识到之前学习简单是因为自己学过,反而充满了挫败感,也许会一蹶不振。
然而那些没有上过幼小衔接的孩子,刚上小学就会觉得学习需要付出努力才可以学的好。这个时期,需要家长多关注,多引导,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让他们知道,只要努力,他们就有能力学好。这样,到了三年级,他们仍然做着和以前一样的事情就好,并不会感觉到突如其来的压力,反而成绩会很稳定。
说这么多,并不是坚决不要报幼小衔接。要根据孩子需要准备的几种能力,结合自己孩子上的幼儿园情况,以及自身家庭情况而定。比如有的孩子,家长在前期对很多习惯的培养比较好,幼儿园大班对读写也有基本的涉足,那么不报幼小衔接也不会影响孩子上小学。如果有的孩子幼儿园并不做任何幼小衔接安排,孩子父母又疏于照顾,而且,确实能找到比较懂学前教育和重视孩子习惯培养的幼小衔接班,报一个也许是比较好的选择。
学前教育是为了孩子的一生做准备,而不是为了小学做准备。明白了这一点,幼小衔接什么的,都不是个事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