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文中老师描述的问题,我想到了我曾经的一个六年级学生。学校里的孩子都认为他是校园一霸,整天没事就打人骂人。任课老师批评他态度不好,欺负同学,他永远只有一副神情:眼睛狠狠地瞪着老师,两手握拳,咬牙切齿,拼命克制着自己不上前打老师,实在忍不住了,他会将自己的手放进嘴边狠狠地咬。时间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还记得这个动作。
作为他的老师,关注的多了,慢慢就发现,这个孩子根本就不是人家老师描述的样子:说他喜欢打人,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只是轻轻地拍一下同学,和同学打招呼,但力道大了;说他骂人的多数是先挑衅他的人,因为老师们只说他不对;他的字迹小小的工整的,完全不配他大大的体型;他的英语背不好单词,老师总是逗他,你不好好背,你就抄二十遍吧!他让老师无奈了,他提前抄完了整本书的单词的二十遍……
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孩子,见到老师永远会问好,说起父母就是永远一副咬牙切齿的样子。原来,小时候成绩不好,淘气,爸爸经常拿皮带打他,甚至吊起来打,不给吃饭,孩子小小年纪,最不怕的就是挨打,总喜欢顶撞父母:有本事就打死!
看到他的父母,普普通通的农民,望子成龙的家长,错误的方式下,孩子都不理解的人。
很心疼这样的孩子,会和他父母分享他的优点:比如拔河力量大,比如字好,比如够义气,经常帮助同学,比如打扫卫生最干净……
父母总是一副不相信的表情,慢慢地到习惯自己的孩子也有优点…
和家长有效沟通,其实没有什么好方法,重要的是:你把他的孩子放在心上,了解孩子的一举一动,甚至超过他的父母,父母自然理解你。爱是师生相处的桥梁。教学没有捷径,师生相处没有捷径,和家长相处也没有捷径,点点滴滴渗透,我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