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它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为我们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教育中,劳动教育既是教育内容也是教育目的,意在培养青少年的劳动本领,引导他们树立劳动光荣的价值观念,保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主人翁的劳动本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生产要求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也只有全面发展的劳动者才能担负起现代社会的大生产,这是现代社会生产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的活动,它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相对立,实现了人的智力与体力的有机结合和自由发挥。因此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应然状态的展现。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看,劳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正所谓“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看,劳动是人有意识的、自觉地改变环境改变世界的活动。
劳动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重要内涵,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活动中有着充分的体现。苏联杰出教育家马卡连柯于苏维埃建国初期,在长达十余年的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共产主义的教育方法,将劳动教育置于其集体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他强调“劳动就是生产学习,它应当由劳动所创造的那种价值观念出发。”在他看来,劳动与教育是平行的,劳动应引导学生感受劳动光荣和劳动所得的快乐,突出其教育性价值。劳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共产主义的态度和品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新中国的教育,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教育目的,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种结合,首先是毛泽东主席提倡“人民教育”,即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的方针。这是教育为工农大众服务的原则。改革开放以前,学校教育不但有生产劳动的课程,还安排学工、学农活动。这种学习重点是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和劳动意识的学习,是劳动价值观的习得。
目前我们处于数字时代、多媒体时代,学习和生产的形式都发生了质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教育如何开展成为很大的议题。诚然,劳动教育并非只是体力劳动,在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观里,脑体劳动是合二为一的。
目前,劳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超越形式并保持劳动教育的核心或者说是精神内核。我们要重视劳动教育内容的多样化,但更要重视劳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意义,认识到它归根结底是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一种必须。否则,劳动教育很可能过于注重形式而缺乏远大目标,不足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解决好这个问题,也就是真正让劳动教育落实到位,成为可以“托起中国梦”的劳动教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