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可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如果孩子在最初接触数学时就没有了兴趣,孩子也会对“数学”没有半点要学的兴趣。希望孩子喜欢数学、对数学有兴趣,家长不妨试一试以下这些做法:
一、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成让孩子容易熟记的知识。5岁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就是中班的年龄,中班要掌握的数学知识事实是课记5以内的数。如果家长在家时间充裕,孩子对数学也感兴趣的话,还可以渗透5以内数的计算。
怎样才能让孩子对这些计算感兴趣呢? 家长可以想办法把数学内容编成游戏、歌曲、故事等。
比如,我们可以用“抢凳子”的游戏进行3的加减,以此类推进行4、5的加减。
游戏规则:游戏者(计算3的加减,就是3个人围圈)围绕凳子转圈,用拍掌数数助兴。裁判声停,游戏者立即抢位子坐下,没抢到位置者淘汰。进入下一轮游戏,凳子依次减少,最后一人胜出。
“3个人抢凳子,有2个抢到凳子,还剩下几个没有抢到凳子?”
3—2=1
“3个人抢凳子,有1个抢到凳子,还剩下几个没有抢到凳子?”
3—1=2
10以内数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进行计算,不过,5岁的孩子就是5以内数的计算更适合。
二、把数学知识用生活常见的知识渗透。数学知识都是枯燥无味的,所以我们要把无味的知识变成有味的兴趣投入,大人就要多想办法。
分碗筷的时候,家里有5个人,妈妈先拿了3个碗,爸爸可以让孩子去拿碗,问孩子再拿几个才够?
吃水果的时候,孩子吃了1个苹果、爸爸吃了2个,妈妈可以问孩子,你们两个一共吃了几个苹果?
袋里有5个苹果,妈妈洗了4个,爸爸可以问孩子,袋子还剩多少个?
小区大门那有2棵铁树,再继续走到我们家,中间有3棵,一共有几棵铁树?
……
生活、大自然中充满了各种数学知识,这些都是是数学学习的活教材,是数学活动取之不尽的源泉。用生活常见的物品渗透数学学习和直接教1+1、2+2的数学知识相比,孩子对生活常见的会感兴趣得多,也容易识记。
三、以操作性材料来巩固学习。大人除了口头上教,也不要忘了让孩子操作。所以,家长在家里也应该准备一些可操作的材料,凡是可以操作的材料都可以。
每个家庭里应该都有积木,有些积木形状不一样,有些积木颜色不一样,这样更方便孩子操作。
比如,这一堆积木有5个,我拿了3个,还剩下几个?
3个黄色的积木,加上2个绿色的积木,一共有几个积木?
我需要5个绿色的积木,刚才已经拿了4个,宝贝,再帮忙拿几个才够?
……
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边操作边数数,做到手口一致,从而提高了孩子手脑协调一致的能力。
四、多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与探索数学知识。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知识可以运用,家长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这一途径,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得数学方面的简单知识,并懂得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引起兴趣。
比如,平时可以数楼梯、数家人、数玩具等;还可以分碗筷、水果、分饼干等。 因为日常生活和我们都是生生相惜的,所以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探索数学知识,才能激起孩子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温馨提示
●无论采取哪一种做法,家长应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引导,并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知识教学,不应跨越性教学。 ●如果孩子在操作中失败,大人要及时、专门对该幼儿进行引导,积极表扬鼓励,让孩子有信心地进行下一步,直到正确完成。
切记不要声色严厉的批评,我们应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条件下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探究数学的兴趣。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