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情景创设,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诗歌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情境中。

有人说导课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定调”,更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导语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特别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诗歌佳品,教师宜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

在教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时,老师提前制作了一幅彩色幻灯片,第一张幻灯片:深蓝色的天空中,点缀着的是闪烁的星星,天空下面街道上灯火四射。“星星闪烁,街灯闪烁”,这幅画面,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此时,学生的兴趣高昂,对照画面,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好象自己随着郭沫若先生的遐想步入了“天上的街市”。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共只有二十八字,勾出一幅凄清昏黄的画面,表达了作者落寞的游子情,有的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则先勾

出一副画面,画面上:一条弯曲延伸的小路,小路上一匹奇瘦的老马驮着一个背向读者的背影,信守长衫、驼背;马尾软弱无力地牵拉着;路边一条小溪,两面三刀三根木棍搭成了一座小桥;小桥的一边一两间茅草屋;枯藤漫延在溪边、树下。学生听到如此描述,立刻置身其中。

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品析意象,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诗歌,要让学生体会文中优美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意象,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寄托作者情感的精彩意象进行赏析、揣摩,进而大胆想象,来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意境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配乐朗读,提升审美情操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

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读一些经典诗歌作品,光靠品析语言还不够,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诗歌,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意境,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多次尝试以音乐作为媒体进行诗歌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境与情合、人景合一的
完美境界,我预先剪辑了几段经典民乐(如《春江花月夜》、《梁祝》等)作为披文入情的触发点,在概括完文段的意象特点后,用录音机播放出来,要求学生用心去听,把握音乐旋律的感情基调,选择一段旋律作为课文文段的配乐朗读的音乐。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但是,这种审美感受和体验毕竟是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学生不一定都能上升到这一审美层次,有些同学有这种审美体验,但也是瞬间的,怎么样来保持和强化这种审美活动呢?因此,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就从“配乐美读,提升情操”入手。配乐朗诵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了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调动其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我利用乐曲《春江花月夜》

作为课文朗读的背景,要求学生主动起来进行配乐朗诵的表演,使学生广泛参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实践活动,通过审美对象诱发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用艺术美的力量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向美好方面转化,进而表现和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欣赏抒情诗歌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入情入境地朗读诗歌的能力,同时,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四、音乐熏陶,审美创新能力的再迁移训练。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诗歌有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大天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又最能拨动青年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诗歌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抓住这个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的契机,教师进行一些听音乐作想象作文的训练课,利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让艺术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让美的因素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和高度发达的个性。

小学生三年级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作文

如何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亲子活动对于孩子能得到哪些发展

相关文章:

婴幼儿早期教育以哪些内容为主

幼儿园说课可以看说课稿吗?

如何开通儿童电子社保卡?

环境创设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财大附小2021招生简章?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1年远程教育学校有哪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