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实践证明: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十分艰辛复杂,在苦心教育、精心培养学生时,教育者每每列举古今中外名人警句、大家轶事,作耐心细致、循循善诱的说服工作,的确会收到良好效果。
但是,如果结合本地、身边学生熟知的或见闻的事例,进行现身说法,然后再以伟人言论、名人轶闻作据为例进行疏导,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效果将会更佳。
比如:为了鼓励后进学生发愤努力,奋起直追,我在课堂上讲述了本地一个学生,她家中姊妹多,经济条件较差,但是,她有一股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她锲而不舍、刻苦攻读,不仅考取了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后来,她还以同等学力考取了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又比如:为了帮助落后学生戒掉恶习,追求进步,我讲述了本校往届的一个学生,当初,他视学习如同儿戏,常常迟到、早退,不少老师提起这个学生就头痛,后来,他蟠然悔悟,知耻而后勇,通过发愤努力,不仅考上了重点高中,后来还被一所地质大学录取。再比如:为了教育学生吃苦耐劳、刻苦学习,我讲述了本地一个‘大款”他依靠收购废品盈利已达几十万元,他每天都是起早睡晚,整日与污垢、脏物打交道,不论冰天雪地,还是风雨交加,都要外出联系业务……
通过多次地教育实践,我深深地感到巧用、活用身边事例,让身边事例进课堂,的确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因为:
身边事例,并非高不可攀,仿效起来距离短。由于心理发育的特点,中、小学生对周围的人和事观察积极,对他人的内部世界和心理品质兴趣浓厚,评价别人比评价自己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因此,他们通过闻知身边事例而知类通达,举一反三,独立地去选择学习榜样。
身边事例,与受教育者生活在同一地域之内,感知起来平易亲切。受教育者通过耳闻目睹而触景生情,内心产生强烈共鸣,自觉地进行推己及人,反问内省,从而产生顺向迁移,产生改过迁善、择善从优、见贤思齐的主观能动需求,大大缩短了“顿悟” 的过程。
总之,身边事例生动、鲜活,它即可朝花夕拾,随手采撷,也可信手拈来,点石成金,为定式的教材、定型的课堂拾遗补闽,淡化了教育者呆板、教条的形象,使讲者能够动情,听者容易动容,有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自我完善对要我学的教育目的和要求,随机转化为学生的‘我要学”的学习需要,从而起到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