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肯定的,阅读古代优秀作品能帮助人们建立起深厚的文化自信心。不过我们不应该为了读古文而读古文,或者说是为了考试而读古文,而应该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的而读古文。
1、随着中国的崛起,被摧残了一百多年的文化自信,再次提上了历史日程,而多读优秀古文,就是重建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很多场合提到了文化自信的话题,比如习主席就说,“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所谓文化自信,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对自己身为中国人感到骄傲与自豪,对流传至今的历史积淀文化传统充分肯定,并愿意为之积极践行。
中国在长达一个世纪的近代史时期,遭受了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一度丢失了保持几千年的文化自信,到了现代社会,更是出现了许多崇洋媚外的风气,非常令人担心。时至今日,中国又一次强大了起来,可是倒下的巨人站起来之后举目四顾,发现自己把曾经的自信跟弄丢了,要想持续强盛,就必须把文化自信重新找回来。
怎么找?慢慢找。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温故而知新,把优秀古文捡起来细心品读。
2、我们对于古文的基本态度,应该是抽象继承,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我们不否认其中有很多糟粕,比如宣传愚忠思想的,但是更不能不承认,其中包含得更多的还是正能量。大家都听说过的《诗经》《楚辞》《论语》《史记》等等这些数不清的优秀作品,为什么能流传几千年,就是因为它们从凝聚着先人的智慧精华,讲述着千古不变的为人之本。
如果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这些优秀古文,并通过正确的引导让他们从中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就是一项值得称道的伟大工程。
3、不用担心读古文会落后于时代,实际上为人处世的道理一直以来都没有根本的变化,中国人的传统美德都浓缩在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认真读一读,必有大收获。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变化是很大的,但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却没怎么变。不管是西方高喊的民主自由平等也好,还是我们主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罢,这些普世价值观在优秀古文中必能找到根据,只要专家学者们能精挑细选把好关,家长老师们能以身作则做榜样,孩子们通过读古文,一定能收获受益终生的人生智慧。
4、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用力过猛矫枉过正,为了肯定传统文化而曲解现代观念,这是必须要警惕的。
近些年时不时地就有一些用力过猛的例子,比如有些人大肆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愚民思想,简直就是乱弹琴。我们是要学习传统美德,但是不能因此而否定现代观念,时代在发展,人的思想认识也要前进。因此,在加大青少年学习优秀古文的同时,还要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防止这种矫枉过正的行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