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正文

幼儿教育毕业论文

  

自主交流让幼儿园集体活动充满活力

集体活动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要在短短的二十至二十五分钟里,对幼儿进行知识、经验、技能、态度、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真不是件简单的事。那么怎样让这班天真、幼稚、心智未成熟孩子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学呢?自主交流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教学手段。
  幼儿园课程指南明确要求教师要重视幼儿的学习过程,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直接体验来学习,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学习、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乐趣。在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中,幼儿学得其乐融融。

随着二期课改的深入,幼儿园音乐活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的确,孩子们能在音乐活动中充分展现出他们神奇的童心世界。
  我本人非常热衷于幼儿园音乐教学,也在积极努力的研究和尝试。试图以科学理念为引领,用教科研来验证自己的教育行为和观点。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通过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的、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以及幼儿园纲要和课改精神,我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
  在实践研究中我发现,自主交流的教学方式在音乐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由于每个幼儿生活经验和认知风格各不相同,所以我为幼儿创设动态的音乐艺术氛围,把他们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里,让他们在音乐活动中与同伴、老师、环境、材料的互动交流中思维相互碰撞、相互沟通、共享创造成果,大胆而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与表达,潜移默化的提高幼儿对美的欣赏力和感受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
  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幼儿提供平台和搭建鹰架,让孩子们在这个空间中自主交流和分享。通过交流,张扬他们的个性;通过交流,发挥他们们的创造力;通过交流,让幼儿大量的体验、张开想像的翅膀去飞翔、去探索、去学习,最为关键的是在自主交流中过程中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欣赏(欣赏音乐和欣赏同伴)、学会合作等等,于此同时能够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来建构相关的认知经验。
  

音乐活动中的自主交流是指围绕某一音乐主题用语言、肢体动作、表情、乐器等多种手段表现、表达自己的感受、想像和创造,并与在他人的交流中反思、提升,使自己的感受、理解、表现更加丰富与全面。

那么如何在音乐活动中生成交流的气氛,推动幼儿自主交流达到以上所期望的教学效果呢?通过大量的实践我积累了一些教师指导方面策略和经验,今天想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策略一:营造氛围,促其交流

要促成幼儿自主交流首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和一个互动的环境,把幼儿的注意力带入活动主题,调动幼儿所有的感官,如:听、看、想等,激发起他们强烈的表现与表达的欲望,为接下来幼儿自主交流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注意面向全体幼儿,利用幼儿的力量互相感染、迁移、使每个幼儿的情绪都保持高昂的状态。
  在这样的情景中,就形成了自主交流的氛围。

例如:音乐活动“可爱的小鸭” 开始部分我选用了音乐剧丑小鸭的一段律动“小鸭的舞”,全班小朋友就像一群可爱的小鸭子跟着欢乐的音乐摇摇摆摆的戏水、游戏。在音乐的感染下,我发出点拨性提示语:“小鸭子们在干什么呢?”双管齐下,一下子激发起幼儿想像和交流的积极性,他们很快进入交流状态,只见,有的小鸭在跳水上芭蕾,有的小鸭在比赛游泳,还有的小鸭在洗澡等等,在热烈的自主交流气氛中,幼儿不断擦出创造的火花,语言、表情、肢体动作等方面的交流,展现出幼儿富有童趣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和谐。
  又如“逛逛城隍庙”的活动中,以改编歌词的形式来促成幼儿自主交流。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情景——那就是幼儿学做小导游,通过小导游说说、唱唱相互介绍城隍庙的特色(有哪些好吃、好玩的等),来提升相关经验和培养他们大胆、主动的交流态度。在交流过程中,我又适时的穿插城隍庙的照片和上海说唱等手段制造气氛,把交流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汀汀说:“五香豆呀奶油味”、苗苗说:“天津麻花粗又长”、“九曲桥呀弯弯曲曲”“苏州评弹……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自然流畅。此时人人参与交流、个个自主积极,有唱不完的歌,编不完的歌词。自主交流的活动其乐融融。

策略二:推波助澜,层层推进

幼儿自主交流的过程,往往是个体思维结果呈现的过程。
  倘若教师听之任之,那么诸多的交流结果就会杂乱无章地堆砌在幼儿的头脑中,这种状况只能混淆幼儿的思路。在音乐活动中,当幼儿有交流的需求时,教师应把握交流的时机,鼓励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当幼儿交流热烈但是只停留在同一层面,缺乏挑战时教师应该设置有梯度的障碍及时地推动活动的进程,把幼儿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帮助幼儿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
  

例如:音乐欣赏活动“丑小鸭”。引导幼儿欣赏两段风格迥然不同的乐曲。一段是缓慢、悲伤,一段是愉悦、欢快的。当幼儿听赏第一段音乐,小朋友一下子被悠扬而忧伤的音乐所怔住了,此时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交流的能力,因此,他们自然而然的用表情与周围的同伴交流,有的皱眉头、有的低着头,有的双手捂着胸口,有的用手捂着耳朵,有的眼睛里流露出害怕的神情……此时无声胜有声。
  我按兵不动,静观其变,让幼儿充分感受,尽情体验,自然原始的表露心菲。第二个环节是借助多媒体画面,推动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这样可以更清晰的交流幼儿的心灵感受。依依说:“我觉得丑小鸭很可怜”;妹妹说:“我心里觉得很多难过”;玲玲说:“我觉得丑小鸭很孤独”。
  此时,我及时配上表情、肢体动作后大大赞赏刚才大胆交流的幼儿,这是在暗示其他幼儿可以继续拓展,果然其他小朋友听了犹如矛塞顿开,洋洋说:“我好象看见丑小鸭在哭”;月月说:“我觉得丑小鸭心里很悲伤”……。一下子幼儿的内心感受在生生、师生、以及多种手段相互交流的作用下犹如泉涌般迸发出来。
  接着,在欢快的音乐背景中幼儿如鱼得水般的用肢体语言多姿多彩的表现好和表达自己的体验与感受:有的用稚嫩的双手和小巧的体态诠释丑小鸭蜕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过程、有的张开双臂展现天鹅在空中自由翱翔、盘旋的情景,还有的表现出丑小鸭幸福的样子、更有的自由表现丑小鸭找到许多朋友的场面……几乎每个孩子都在积极地互动着,大胆的想像着,在交流中,幼儿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彰显个性。
  老师的助推,多元的互动,使交流活动层层推进,幼儿的思维火花和艺术灵感不断涌现。孩子们用他们特有的方式来诠释安徒生笔下那只可爱的丑小鸭。

策略三:适时点拨,突破瓶颈

有时在交流过程中,会遇到瓶颈,原因是:第一,幼儿胆却怕失败;第二,话题太大或从未感受或感知过幼儿不知如何交流;第三,幼儿的兴奋点有所下降;第四,幼儿不感兴趣。
  针对前三种,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可运用相关的语言提示,音乐烘托,动作启发,教具点拨以及多媒体画面的渲染等方式启发引领,多种因素适时介入,使交流活动重现光彩,为幼儿指引思考的方向。

比如:在开展小班音乐活动“小手”中,我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出小手“举起来”、“转起来”、“藏起来”。
  目的在于让幼儿交流各自的创造以及培养他们发散性思维。可是一开始,小朋友有些紧张、胆却,只有三、四个幼儿勇敢的表现。这时,我立即播放“小手拍拍”这首歌曲的录音。这是一首节奏欢快,歌词有趣的歌曲,大家的情绪一下子轻松起来,幼儿的思维也突然变得敏捷和活跃了。
  有的把小手藏在口袋里、有的把小手塞在嘴里表示藏起来了、有的把小手藏在裤子里,有的把小手藏在了衣领里,还有的把小手夹在两腿中间看不见了……,那些充满童真的创意就像海浪一般一浪高过一浪。假如出现第四种现象,那么教师要反思自己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幼儿目前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应立即做出相应的调整。
  

策略四:多向合作,有效交流

随着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交流活动不仅仅是个体的,也可以是多人或小组交流的形式进行的。我有意识的为幼儿创设合作交流的机会,尽可能的提供适宜的材料和相应环境,留足思维的空间,让幼儿自主讨论、合作交流,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中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经验。
  于此同时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成功感。音乐活动中的合作交流视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因而这种交流互动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与传统音乐活动大不相同,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动除单向型外,大致还有:双向型、多向型、、角色型。音乐活动的合作交流就是这些互动的交互运用,有机结合。
  

例如:音乐活动“小溪流”:幼儿听赏一段溪水流动的音乐后与同伴选用不同的合适的乐器或非乐器的物体合作表现小溪流的流动声音,有两个幼儿是这样合作的:一个在木琴上划出流水的声音另一个用小铃铛有节奏的配上叮叮的声音;另两个幼儿一个选用玩具升拉管模拟青蛙的叫声,他的合作伙伴用三角铁配上戏水叮咚的声音,这时我即兴加入用流水桶表现流水的声音,此时幼儿仿佛感受到溪流和青蛙嬉戏的情景也体验到合作成功的快乐和交流时热烈活跃的气氛。
  在第二个环节的肢体语言表现时,我用启发式的语言提示幼儿可以与同伴合作表现。由于幼儿已经有了合作的经验,因此他们很快并非常自然的与身边的同伴合作表现。如:妮妮和诺诺面对面双手作小溪流浪花状,忽高忽低,他们说小溪流在冲浪;又如:非非表现一只小鸭子而晨晨侧双臂轮流翻动,大家一看就知道,是小鸭和小溪流在做游戏……就这样幼儿通过互相间的合作与交流掀起了学习的热情。
  在分享的时候,幼儿之间与师幼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又会形成新的经验与合作伙伴。

幼儿自主交流在音乐教学中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在实施音乐活动中还必须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差异是资源。差异是自主交流的宝贵资源。幼儿之间存在客观差异,教师要善于利用差异使幼儿在交流活动中优势互补、相互迁移,共同提高。
  

其次,因人而异。教师在开展音乐交流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的天赋,把握恰当的教师介入时机。

第三:教师的素质。教师的艺术修养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教师要与时具进,及时充电。

幼儿在音乐那充满特殊魅力的艺术氛围中,畅想、遨游。他们用心灵交流,用智慧创造,在互动中发展在交流中提高。
  

  幼儿教育毕业论文-初入学儿童德育五步法:一、模仿启蒙法。

初入学儿童,特别是没有条件接受正规幼儿教育的农村孩子,是非、真假、美丑、善恶观念十分模糊,而这个阶段,他们的模仿力很强,客观因素容易在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下,对他们步入人生的思想品德乃至一生的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作为学生心目中偶像的老师,从接受学生的第一天起,就应在他们面前树立起一个良好的形象,把衣服穿得大大方方的,让他们看看老师怎样“打扮”的;用白线把黑板分成几等份,板书时留足天头地角,字写得横平竖直,使他们学会怎样在作业本上书写:有时下课,故意把教具丢在教室里,让学生帮着去拿,然后说声“谢谢”,使他们学会礼貌用语:有的学生迟到了,就对着全班同学问一声,老师迟到过吗?久而久之,学生更加敬重老师,在他们眼里,老师就是自己的榜样,千方百计学着老师的样子做人。
  这样产生了很好的模仿效应,为培养唯美是学、唯先是学的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儿教育毕业论文-初入学儿童德育五步法:二、赶星追月法。

孩子对影视中的英雄和自己身边的“英雄”都饶有兴趣,视其为“王”,极力效法。
  而这些“王子”的影响,有的是正面的,有的是负面的。老师的责任在于正确引导。因此,我抓住孩子们心理上的这个特点,在班内开展了“小明星”活动,在教室的墙壁上开辟了明星专栏,哪一个同学在某个方面做得好,就分别誉其为遵纪星、卫生星、好学星、助人星、新风星………把他的照片贴在星座上,标上名字,号召大家学习他,并且实行动态管理,今天是星座上的星,明天不是了,就暂时换下来;在几个方面做得好,就可以拥有几个星。
  

这样,全班开展了赶星追月的活动,正面效应越来越大。

幼儿教育毕业论文-初入学儿童德育五步法:三、氛围陶冶法。

环境移人,对孩子尤显重要。于是,我在教室、宿舍、公共场所都努力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氛围,贴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小学生守则、作息时间表。
  在教室设置痰盂、废纸篓、果皮箱。让少先队员戴上红领巾,教导他们进老师宿舍喊报告,课堂上有事先举手,中午休息时做眼保健操,课间唱歌,放学回家站队,举办小画片、小制作展览,开展捐小人书大家读活动。还和家长联系,控制孩子看电视时间,帮其选择收看内容,使他们目力所至,听力所闻都是健康向上的东西,使其在自自然然无意识状态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幼儿教育毕业论文-初入学儿童德育五步法:四、活动升华法。

随着孩子感性知识的增多,沿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个体到群体的规律,通过各种活动把思想品德教育逐步引向深入。

我们在班内成立领读小组、帮带小组,鼓励大家结对子,找朋友;开展“今天我值日”、“抬水浇花”、“捏泥娃娃”活动,培养他们独立做事、合作共事、从小学科学的情趣;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开展人人做小先生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锻炼机会。
  这些活动由互相检查作业,结伴登山到以“五爱”、“五自”为中心的校内外实践活动,逐步提高思想品德教育层次,使每个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形成都经历一个逐步升华的过程,由量变到质变,由感性到理性,产生渐变到突变的飞跃。

幼儿教育毕业论文-初入学儿童德育五步法:五、制度规范法。
  

制度是一个相对系统的轨迹,对自我意识很差的八九岁儿童,过早地用制度约束,不仅收效甚微,还会扼杀孩子烂漫的个性,不利于培养既有统一意志又有独立人格的思想道德,只有通过无数个在成人看来十分幼稚的个体教育活动,使他们育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之后,自我意识再行之以律,方能收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因此,十多年来,我总是在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或升入二年级后,才逐步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也就是在完成了扶着走、引着走的过程后再施之以导着走的方略,把思想品德教育引入系统化、规范化,进入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中,一是定好制度的“度”,既不偏严,又不偏宽,顺势而行,乘风扬帆;二是抓好落实,加强检查督促,加大表扬、批评以至奖励、处罚的力度。
  

教育综合知识包括哪些?

幼儿教育毕业论文

当前生命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相关文章:

珠海教育资源怎么样?

家长对幼儿园孩子的的要求和意见?

常州私立幼儿园招收条件?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论文范文?

幼儿教育经验与方法

农村幼儿教育人数少的优势?

什么作为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无形的影响着幼儿园教育?

国际幼儿教育组织协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