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育,从家庭开始。在古礼上,我们看到儒家的教学从“胎教”开始,母亲怀孕就在教育她的小孩,所谓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什么?做母亲的人,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胎儿,所以决定要小心谨慎,端正身心,给婴儿最好的影响、正面的影响,决定不能有负面影响。
这是爱护自己儿女,从怀孕那一天开始,现在谁懂得?
因为怀孕的时候,母亲起心动念影响胎儿,情绪影响,性情影响,饮食,没有一样不影响小孩,所以要爱护小孩。像历史上所记载的,这十个月当中,目不视恶色,这眼睛,难看的东西,不好看的东西,不看;耳不听淫声,不应该听的东西,不听;口不出傲言,说话要柔和,统统影响胎儿。
念头要纯正,没有邪念,没有妄念。小孩生下来,禀受母亲的正气,这小孩好养,听话。生下来之后,他睁开眼睛,他会看,他会听,他已经开始在学习、开始在模仿。所以不能小看婴儿,不要以为他不懂事,他什么都懂。
母亲这三年很辛苦,带这个小孩,时时刻刻都要照顾到,不能让他看的,不要让他看;不能听的,不能让他听;不能接触的,不可以让他接触,好好的培养,三年根扎下来。
古谚语有所谓「三岁看八十」,三岁的根扎得好,他一辈子不会改变,就是八十岁都不会改变。这是什么根?圣贤的根。
所以伦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都是父母做出来给他看,这样用心!他都会了,都做到了,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不知道。到六、七岁上学,慢慢懂事了,老师继续做榜样给他看,所以老师是身行言教。
小朋友慢慢懂事了,讲给他听,为什么要孝顺父母?为什么弟弟要尊敬哥哥,哥哥要爱护弟弟?把浅显道理讲给他听,他慢慢懂了,这个教育太重要。所以中国小孩五、六岁就很懂得礼貌,像小大人一样。
从前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
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环境,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做好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