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成年人如此,处于生长过程中的未成年人犯错误,更不足为怪了。那么,家长该怎样对待犯错的孩子呢? 两种基本态 不急不躁与不弃不馁 孩子所做的事,何为对,何为错,家长常常用自己的理解来作出判断。其“标准”是什么,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家长常常不会多去思考,反思。因此,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家长最基本的态度应是“不急不躁”。因为生气而枉用评判的标准,因为急躁而导致家长情绪的失控,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可能委屈孩子的事例并不少见,动辄打骂孩子的做法更不可取。 与“不急不躁”相联系的,是“不弃不馁”。一些家长恨铁不成钢而打骂孩子的做法固然不对,同样放弃对孩子的正常教育,则又走向另一个极端。两者都不可取。 帮孩子分析犯错的原因 孩子犯错误,家长正确的方法是与孩子共同分析发生错误的原因。一般来说,孩子犯错,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与兴趣追求有关。孩子自来到世界上,对周围的人或事无不充满好奇,产生兴趣。这种需要,有时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或指点,但许多时候会被家长们的一句“烦死了,一边去玩”等不耐烦的话语拒之门外。有些孩子会渐渐丧失好奇心、求知欲,有些孩子往往不灰心而继续去追求他所希望了解的知识。不管怎样,在追求知识、追求成长、追求卓越的过程中,错误在所难免。 2.与情商发展状态有关。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在人之成才的多种因素中,智商(iq)占20%%,机遇占20%%,而情商(eq)则占60%%。在“情商”诸要素中,对自我情绪的把握能力,常常是其能否与同事、周围处理好关系的重要环节。因为孩子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情绪、意志力等都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而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又表明,九岁以下的儿童基本不具备逻辑思维能力,也没有明确的责任感,对许多事物、现象无法进行合理的推理,包括何为“对”,何为“错”等是非观。因此,儿童的许多言行都具有形象性、直觉性,当然犯错率比较高。 3.孩子犯错误,成年人有责任。 (1)未处理好“指导”与“放手”的关系。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家长、老师等师长的悉心指导。一些家长往往因为在成长中没有长辈的引导而照样长大,就以为自己的孩子成长也会这样,顺其自然。殊不知,现在孩子成长的环境与父辈们成长的环境不大一样,而且,随着独生子女周围环境的变化,今天孩子的生活环境不确定性甚至危险性大为增加。如果成年人不多加科学指导(注意,不是包办代替,管头管脚),孩子犯错的机率必然更高。当然,要正确处理好指导与放手的关系,是给每个家长的难题。 (2)指导未切合孩子的性格特征。每个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样,有的天生细心多虑,处事有分寸,有的孩子大大咧咧,粗心大意。对不同性格的孩子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显得十分必要。家长在指导时,要摸清孩子的性格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艺术处理 孩子的错误 与上述相联系的是,家长要学会艺术处理孩子所犯错误,并从中发现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做好转化工作。 1、冷静对待,艺术处理。所谓“冷静对待”,即前面所倡导的两种基本态度,永不放弃。而“艺术处理”,指的是帮助孩子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而不是置之不理以致将可以引导孩子形成正确认识与思维的素材白白扔掉。 著名科学家斯蒂文·格伦回忆自己两岁时所发生的一件小事,并认为这对自己走向成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天,他试着从冰箱拿出一瓶牛奶。谁知瓶子太滑,脱手掉在地上,牛奶洒了一地。厨房的地板上成了一片狼籍,妈妈到厨房看到这种情形,没有责备,没有教训,也没有惩罚。妈妈说:“你做了多么棒的垃圾!我还从没有见过这么一大摊牛奶呢!既然已经这样了,儿子,你愿意在我们打扫前在奶河里玩一会吗?”格伦玩了10多分钟后,妈妈和蔼地说:“孩子,你知道,不管怎样,你弄得一团糟,你得打扫干净。我们可以用海绵、拖把或者是抹布来收拾干净。你喜欢用哪种呢?”小格伦选择了海绵,和妈妈一起收拾起地板上的奶。收拾干净后,妈妈又说“今天我们做了一个失败的尝试,没能让你的小手抓住奶瓶。现在我们到院子里,给这个瓶子里装满水,看看你能不能抓得住。”格伦很快就发现,只要他两只手紧握瓶嘴的那部分,瓶子就不会掉了。 在母亲热情而艺术的引导之下,一个糟糕的事变成有趣的游戏,在游戏中,斯蒂文享受到乐趣,也受到了教育;泼掉的是牛奶,收获的是责任;扔掉的是垃圾,学会的是正确的方法。 2.为孩子的承认错误而喝彩。华盛顿小时候砍樱桃树故事就是一例。 3、防止“错误联想”式思维方式。 有一些孩子总不能顺利改掉自己的错误,尤其是自控能力差的孩子。久而久之,则会产生“错误联想”式思维方式:比如不小心打碎了一只鸡蛋,就会联想如果这只鸡蛋是一只受精的蛋,即将孵化出一只小鸡,而这只小鸡又是一只母鸡,老母鸡会生更多的鸡蛋,如此联想,幻想中的损失就不仅是一只打碎的鸡蛋,而是一个个金蛋。结果,只能是越想越郁闷,越想越痛苦。所以,对容易犯错误、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善于忘记过去的错误,用向前看的态度继续努力,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4、惩罚教育:适度而慎用。 即使要惩罚孩子,虑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必须是看清错误的性质与程度,一般的错误没有必要采用惩罚的方法。而对比如明知有危险却仍然继续去玩耍;极端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等的孩子,不妨一试。二是把握犯错的年龄,一般地说,适度惩罚应在五岁到十岁之间进行。其余年龄段不仅没有好的效果,甚至产生恶劣影响。三是必须与说服、感化教育结合起来。四是不能毫无限度、不择手段、不分部位乱惩罚孩子。惩罚要在合适的范围内,同时让孩子明确记住并尽力改正自己的错误,记住家长是出于关心爱护自己。
孩子犯错应该怎样惩罚教育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