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陪他说话 带他看周围的东西 多点语言交流,还有抚摸。
2: 可以多和宝宝说话,念童谣给宝宝听,和宝宝玩触觉游戏或是手指游戏。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与宝宝的互动,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多鼓励宝宝趴着玩耍去够喜欢的玩具,尽量给宝宝准备爬行垫,促进宝宝的爬行能力。
3: 经常带宝宝户外活动、给宝宝买一些色彩鲜艳的图书和玩具—视觉刺激;经常给宝宝讲故事、说儿歌、听音乐—听觉刺激;经常给宝宝洗澡、做抚触、动手玩玩具等—触觉刺激;适时添加副食,并且经常调剂饮食—丰富营养,丰富味觉、嗅觉刺激;宝宝的学习就是在日常生活和玩耍中进行的。
亲子阅读为什么要坚持读下去?
大人教育孩子,喜欢跟孩子讲道理,讲对错,但常常发现说了也白说。那些空泛的道理根本进入不了他们的大脑。这个时候,能长期坚持亲子阅读的家长,巨大优势就出现了。
因为,他们积累了大量的故事,而且是孩子和他们都共同熟悉的故事。
不要小看这些故事,把你要交待孩子的事情,融进一个故事中,只要孩子对这个故事中的人物情节都是认可的,那孩子非常容易“听进去”。
这里面甚至有着科学原理
人的大脑天生爱故事,故事可以帮助人学习。比起记忆知识,我们记忆故事快速牢固的多。
比如当孩子面对挑战畏难情绪严重的时候。
你说你要勇敢啊!你要迎难而上!——没用。
你说做到了给你买玩具,可能有点儿用,但是也得看这个玩具够不够吸引,你总不能每次都用。
但是如果有一个孩子非常认可的挑战困难的故事,你把整个事情类比进去,孩子就能够迅速感同身受,他能够发现故事人物和他自己处境的联系。每一次再听这个故事,他都会自然联想,相当于反复预演,慢慢地,他一定有办法自己走出来。
有一本很有趣的很多孩子喜欢的书《我们要去捉狗熊》,讲一群孩子决定去捉大狗熊,一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可是他们唱着歌谣一路前进。最后终于找到了大狗熊,却被吓得跑回家,不过狗熊呢,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只能一个人很落寞的回家了。其实困难啊,也不过就是一只大狗熊。
想想这样的故事,是不是比大人枯燥的鼓励,更让孩子们接受呢。
最后说到教育孩子,大人是传达者,想让孩子接受到各种信息,可能是知识、道理,也可能是我们的各种人生经验。但信息从传达者到接受者,永远不是从一个杯子倒水到另一个杯子这么简单,可能杯子是漏的,可能它早就盖上了盖子。不要只知道唠唠叨叨,停下来,寻找最适合对方接受的方式,才能真的彼此链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