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青少年因为年龄小,社会阅历相对较少,缺乏安全意识,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受伤害的机会比较多。因此,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需要学校和家庭社会共同发力。
一、学校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加强安全自护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了解安全知识,提高自护意识,培养自护能力。学校日常安全教育内容包括消防安全、人身安全、用电、用水、交通安全、游泳安全、居家安全、防盗防骗、交通安全、传染病防治、如何正确报警等方面的知识。
1、安全教育要反复教育,不断强化,才能让青少年儿童树立牢固的安全防范意识
我们日常安全教育以“1530”教育为主线:
1即放学前1分钟安全教育;5即周末5分钟安全教育;
30即放假前30分钟安全教育。
通过“1530”安全教育,不断强化各方面的安全教育知识,效果较好。
2、抓好专题安全教育
如在夏季来临对学生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过发放家长一封信告知家长在家做好对孩子防溺水教育,教师也利用班会课等时间反复强调严禁学生私自到沟塘河坝洗澡、逗留、玩耍。如果发现有人溺水,要立即寻找成人或者报警。千万不要独自莽撞去救人,那样不但救不了溺水者,反而会导致自己溺亡。因为青少年没有救护别人的能力。
清明节前夕对学生进行森林防火教育。提倡文明祭扫,严禁在林区内私带火种,野炊,发现有人在防火区内抽烟要进行制止。
冬季对学生进行防滑冰和煤气中毒方面的教育,严防溺水和煤气中毒事件。
文明上网教育。学习青少年绿色上网公约,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不留恋上网,不玩游戏,防止网瘾产生。
3、搞好安全演练活动
事实证明,安全教育知识必须经过实践,才能让学生入脑入心,变成自觉行动。
搞好防震演练,消防演练等演练活动,让学生在演练中强化安全防范知识,形成安全防范技能。
4、让学生熟知常用报警电话
火警119,急救120,报警110.
二、家长要发挥好监护人的作用,主动与孩子一起学习安全知识,熟悉安全隐患,在家中尽可能完善安全防护措施,在外旅行、活动时努力尽到监护看管责任。1、家长要以身作则
平时家长也经常对孩子进行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比如要按照交通信号灯行驶。但家长有时带着孩子上街的时候,反而还闯红灯。家长言行不一致的做法,就会让孩子感到盲从,不知到底是应该闯红灯还是不应该闯红灯,给学生造成意识的混乱。家长要以身作则,做遵守交通信号的实施者。
2、家中要完善安全防护措施
家里的插座、电线、用电器等电器,如何使用燃气灶,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安全使用,并告知发生危险的危险点,以警醒孩子。住楼房的要加装防护栏。
住高层的家长要教育学生如何乘坐电梯,当电梯发生故障时,要立即使用电梯内的应急电话,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在电梯内要保持镇定,不要慌张。
3、家长要尽到监管责任
尤其是在假期中,家长忙于上班,无暇照看孩子。孩子独自在家,有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家长上班前,一定要千叮万嘱,务必让孩子注意安全。不准孩子私自去游泳,私自上网吧,有人敲门时要机警不要私自开门。
三、社会也要承担相应安全防范职能,确保安全如在沟塘河坝,大型水库附近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路人注意安全。
在高压电器、高压线附近设立防触电标志,引起人们的注意,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安全重在防范,要常抓不懈,才能形成合力,增强青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防险避险能力,为孩子们平安快乐地成长提供保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