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先我们要搞清楚教育的目标。
教育的目标是要让你的孩子身心健康,未来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具有最大的社会适应性。
这里最重要的一个矛盾冲突就:你用你现在的认知思维培育你的孩子,需要去满足20年后的世界。
所以请各位首先想一下20年之后的世界,你的孩子是如何生活的?那个时候你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才能傍身?文凭还管用吗?什么专业最火?什么专业可能已经消失或被淘汰?那个时代对孩子的心理需要是如何的?
当你搞清楚这些问题的时候,再去重新规划孩子的教育。
从当下中国教育的角度来看,一个孩子上学越晚或者大脑发育成熟越提前,他在成年之前的两次人才筛选中才会越占优势。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学习越好越占优势。
但是考上大学之后,人才筛选并不会真的结束。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有另外一套和学校不同的法则。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霸的人生却会失败,很多学习差的孩子最终人生却成功的原因。
更可怕的是,你根本不知道二二十年后这一代孩子人生赛跑的终点在哪里?所以根本无法判断哪一种教育选择对孩子应对未来世界是真正有益的。
毁掉孩子的方法最简单,那就是父母过高的焦虑。这一切的焦虑都会转化为对孩子的压力,从而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影响,父母真正唯一可以给予的,要陪伴他们一生的神器,那就是孩子的性格塑造,思维层次的培育。
给孩子一个好的性格,好的思维方法。
第二,现在的儿童教育越来越强调母亲的陪伴作用。
其中一个原因是西方教育理念所依据精神分析流派的客体关系学说。该学说认为孩子在三岁之前,需要母亲持续的给予孩子全神贯注的精神投入。这种陪伴有助于孩子建立安全感,产生认同学习语言。
这个陪伴的作用主要有三个心理发展阶段。
1.出生一个月之内。需要母亲成为24小时的陪伴者。模拟孩子在子宫里24小时的生活环境。母亲需要牺牲正常的白昼时间概念,通过一个月的陪伴,让孩子逐渐适应人类的生活时间。母亲在这个时期起到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模拟子宫。
2.持续6个月的喂奶时间。这个阶段需要母亲给予孩子更多的身体抚摸,给孩子充足的奶水喂养,尽可能多的和孩子在一起,尽量避免突然离开孩子超过一天的时间。
3.三岁之前。孩子开始慢慢产生对一切的好奇心,需要母亲持续陪伴孩子来认知这个世界。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多的父母在外面工作。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这40年,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许多孩子没有更多的时间与母亲在一起,因而产生了诸多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于是教育专家们倡导亲子阅读,就是想通过这种活动来增强母亲对陪伴孩子意识的觉悟。
第三,幼儿教育如何做才更好?
从幼儿教育的关键时期来看胎教以及出生之后的幼教都是十分必要的。但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并不是简单的学习小学的东西。
心理学研究发现,胎儿时期孩子就有了基本的听觉,他们对母亲的心跳声音十分敏感,所以在胎教时期可以更多地用母亲的声音与孩子对话,让孩子更多的熟悉这种声音,也可以给孩子听一些和缓的音乐,但是注意不要过度的刺激孩子的听觉。
出生一个月的时间里,孩子最初的大脑神经网络是一个纷繁复杂的蜘蛛网。用进废退,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受到的刺激的神经网络就会被保留下来,而另外一些未得到使用的神经网络就会慢慢的退化。因此这个时候强调要进行有效的儿幼儿教育,但是又不可对某方面单一维度进行教育和过度刺激,否则就会带来幼儿大脑神经网络僵化的现象。在神经心理学里面,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大脑形成的应对外界刺激的僵尸系统。
所以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面,给予孩子最丰富的音乐类型,让孩子能够听到更美的声音,这个阶段强调的是强权,但是也不可以做过度的刺激。视觉上培育孩子视觉也应该是强调丰富的颜色,而不要给孩子单一的视觉刺激。嗅觉刺激也是如此,不可以给孩子过度的,比如酒精,烟草等等味觉刺激。
一岁左右孩子学会了一些语言,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基本的符号知识互动。在三岁、五岁、八岁这些认真年龄的关键时期,父母都应该经常安排孩子进行符号知识学习活动。
但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背诵一些书上的知识,而是为了让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去理解书本,并且回答孩子的问题。尝试让孩子从读书中学会问问题,最终让孩子形成独立思考和独立认知的能力。
父母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科普读物,尝试让孩子每读一部分内容就做一个小小的总结,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出简要的内容。
随着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大,父亲也要参与到孩子的亲子阅读中去。并且不仅仅是亲子阅读,还有阅读之后真实世界的对照,因此要尝试带孩子多去户外,多在自然世界中认知书本上看到过的东西。
因此亲子阅读的本质在于亲子关系,亲子教育的方向在于让孩子知行合一。
从符号世界到大自然世界,再从大自然世界抽象到符号世界,最终为进入学校生活打好坚实的基础,优良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将让孩子受益终生!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