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我是在学校退休的,站讲台站了二十多年,主要是在乡镇中心初中教二个班的数学课,兼班主任,那时我们乡镇上有四处初中,县乡的考试,只有每学期的期中期末和中考,但是学生作业每天都有,没有家庭作业,这些作业学生都是在自习课上完成的,我是在晚上批改学生作业,一百多本学生作业,每天每天。从学生的作业上就能知道哪些学生还不会,哪些学生学会了,对所讲知识还没有掌握,明天的评讲纠错就了如指掌。
退休后接送孙子上下学,兼任孙子的课外辅导老师,每天的家庭作业给批最后还在签字。二十多年没给学生批改作业了,的确心里有想法,教育教学的改革,改来改去,这就是新的教学法吗?这样的做作业,这样批作业,老师能掌握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吗?
老师是研究教育教学的,对教材熟悉,对学生熟悉,对教法熟悉。家长他们不是专职教师,虽然他们学历比孩子现在要高,但在辅导孩子上的方式方法,重点难点,对与错,家长就全会全对?何况还有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他们怎么办?教育,教学上的这些现象,这些问题,应该改一改,对的,国家正在进行教育改革,家长期盼着。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世界。”是否记得上小学时参加过哪些劳动?
劳动创造了世界这句话倒是真理,但我不知道马克思是如何论述的。但在改革开放前的年代好像主要是指的体力劳动,不包括脑力劳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将知识分子排除在工人队伍之外,社会上是重体力轻脑力。不知是曲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还是怎么的。
那时基于这样的观点,那时学校对劳动课很重视。从小学到中学,农村各学校都有学农基地。每周拿出一下午时间到学农基地参加劳动。其实也就是走走形式,学农基地都是生产队拿出来的低产田,收获很少。
真正参加的劳动是麦假、秋假的劳动。那时农村没有暑假,只有麦假、秋假、寒假。麦假十天,秋假四十天。放假后,教师均分到各生产小队,带领本小队的学生与社员一块劳动。
麦假里,初中大点的学生可用镰刀割麦子,小学生主要是捆麦子、拾麦穗。活虽然不太累,但麦收正是天气最热的季节,太阳很毒,晒得厉害。
秋假活就多了。先收玉米、高粱、谷子,再收花生。那时玉米没有良种,不高产,很少种,高粱、谷子较多。这些活计小孩也就干点拾拾、运运的杂活,大活插不上手。干完这些活就种麦子,学生主要是用大镢砸坷垃,打麦畦。秋假后期的劳动就是收地瓜,地瓜是我们这里的主粮。小孩的活主要是拾地瓜,将地瓜上的泥土除去,拾到粪篓里过称分给各农户。各农户自己擦成片晒干。这时候最怕下雨,瓜干淋上雨就霉了。小时候很多时候半夜里睡得正熟,被父母大呼小叫地喊起来去抢收地瓜干,因为就要下雨了。
粪篓
其实那时候生活苦,孩子多,孩子都没那么娇嫩,不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孩子们也必须参加劳动,帮父母干活。比如夏秋下午放学后一般都背着筐到坡里割草,送到生产队喂牛,生产队给记工分。春天要拔野菜掺上粮食做饭。冬天推磨碾碾,因为人吃的,猪吃的,都要靠磨、碾来碾碎、过箩,很麻烦。
草筐
除此之处,那时候为了补贴家用,我母亲冬天还用高梁秸、高粱䑋子绑条帚,偷着到集上卖。高粱秸我们要帮着劈成条压扁,高粱䑋子要用锨头刮去高粱莪子,常常刺得手上出血口子。
条帚
我认为,劳动创造了世界不如邓小平同志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智,科技让我们的劳动越来越轻松了,物质越来越丰富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