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竞赛本无罪,挂钩升学才是罪
近年来,在人人都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与现有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矛盾下,家长们势如潮水般涌向校外培训,并为此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为的就是孩子们能用“漂亮的简历”博取优质名校的敲门砖。
一些培训机构也因此牢牢掌握着家长为孩子上学可以不遗余力的心理,宣扬能够帮助孩子跳过派位,升入心仪的优质学校。针对这些乱象,教育部表示:
规范社会竞赛项目的管理,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一项重要举措。
教育部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竞赛项目全面取消,归根结底是为教育公平。
其实各类竞赛本身并无原罪,甚至是开展素质教育的有效抓手。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的不断关注,不少主办单位、机构、学校甚至家长动起了“歪脑筋”,让过多过滥的各类竞赛一度与升学、择校、加分等联系起来暗箱操作,在教育公平的天枰上放置一个混乱的砝码,引发全社会的焦虑。
再加上长期以来一些所谓的名校凭借某些资源优势随意设置入学门槛,通过不正当的考试、面试等途径“掐尖”抢夺生源,这才使得各类竞赛培训机构横生作乱。如今教育部严禁招生与各类竞赛挂钩,正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一步。
02 彻底取缔校外培训机构,能实现教育公平吗?针对于一些竞赛活动违反规定擅自组织进行、与招生入学挂钩、名为发展教育实为谋取利益等问题,或许有很多网友会说“干脆把‘校外培训机构’都取消算了,还孩子一个清净”。
但事实是,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陈众议曾提出“彻底取缔校外培训机构”的建议。这项提议在微博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广大网友激烈地争议。
有人说,依据国情而言,在我国这个人口超级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就不该提倡“快乐教育”,如果校外培训都取消了,那么普通孩子们的出路也就都堵死了。
也有人说,一些正规的真正做教育的课外辅导机构,可以将大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跨地区、跨校区共享给偏远的小县城,实现教师资源共享,让“村里”的孩子也能有机会接触到新鲜的知识内容,也能有机会跟着“好老师”学习。这不正是在促进教育公平么?
更有人说,这个提议既不现实也实现不了。比如一个学历能力弱的孩子无法跟上校内的学习进度,在学校里不能将当天的课程知识吸收。那么,一刀切的取缔所有课外辅导班,意味着这一众孩子无法寻求其他专业人士的帮助。但校内课程安排依旧是循序渐进向前走的,这意味着跟不上的孩子总是跟不上,久而久之很容易导致孩子丧失对某一学科的兴趣。
总之,不管是在“补差”,还是在“提优”方面,如果将校外培训机构全部取缔,无疑是在给教育公平的问题上再多增加难题。只要学生们仍要面对升学、考试、评估等压力,家长们就必然会存在有辅导的需求。
03 回归教育的本质,让孩子健康成长。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K12课后辅导市场规模达已达5300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5710亿元。
随着给学生减负的政策落实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中小学教育市场的课外培训辅导需求扩大,近些年校外辅导机构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壮大。而数字逐年增长的背后,反应的是现阶段学校的教育根本满足不了孩子与家长的需求。
于是成绩好的孩子为了维持自己的分数要“站起来”,成绩差的孩子为追上先“站起来”的人甚至要跳一跳,所有人都在源源不断地上演着剧场效应。即使培训机构都不在了,家长的焦虑依然会在,竞争也不会消失。
更何况有“不上个好的小学初中高中,不补习怎提高成绩,要怎么去面对依旧残酷激烈的中高考呢?”这样一个观点深深扎在全国人民的心中。
对于培训机构横生的乱象,断然是不能“一刀切”就能解决的。但该整治的要整治,该加强监管的要严查!只有提高行业门槛,严惩行业乱象,让整个市场变得规范起来,才能更好的推动教育公平发展。
教育部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竞赛项目进行严管、严查、严处,已然是在权衡多方面的考量下将“教育公平”问题放在重中之重。
升学拼竞赛的时代终会成为过去式。
但无论是在教育还是生活中,希望家长们始终都应该把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给孩子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成才观念。
科学、适度地安排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不在孩子身上过度施加压力,给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
如有其它问题,请关注公众号“scyyhd”,会安排专人,第一时间回答您的疑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