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好的儿童教育在中国,中国有个叫曾国藩的人,他凭着一个人,一本书,把它演绎到了极致。
他写信教育自己的后辈,子侄,孜孜不倦的教诲,硬是出了270多个高端人才,还没有教育出一个纨绔子弟。
在富不过三代的中国,大家都惊呆了。
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世所少见。
引用一段话: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提出了七项指标,认为它们是预示孩子未来成功的“七大秘密武器”。这七项指标分别是:Grit坚毅、Zest激情、Self-control自制力、Optimism乐观态度、Gratitude感恩精神、Social intelligence社交智力、Curiosity 好奇心。
情商,只是社交智力的一部分,而智商,压根被排除在了这“七大秘密武器”之外。
如果家长们仍认为决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那就已经OUT了。
近几年来,整个美国教育学界被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所席卷,那就是Grit(坚毅)。
Grit一词在古英语中的原义是沙砾,即沙堆中坚硬耐磨的颗粒。
我认同这段话中的概念。
但我不认为它是最先进的。
最先进的仍然在咱们中国,老曾家就是典范。
我在今天的一篇文章里写道:我们对于中国到底有着哪几个圣人,争议很大,可是偏偏有那么半个圣人,没有争议。
嗯?这半个是什么鬼?长到一半不长了?
很多人感觉太别扭了,不舒服,要换掉,圣人居然还有半个的!
我用心研究了很久。他们讨论要推谁上去,以及谁谁谁上去。
我很久以前找了本《曾国藩家书》来看。
结果很失望,真的很抱歉,我觉得我发现的深度与广度远远不够。
看了很久,没看出什么名堂。
要推上去圣人宝座的人本事都很大,一身本事,功劳,智慧,战功,以及影响力都要强于曾国藩,有些基本上是确定了的,没有争议。他们不可能看中曾国藩资质愚钝的智慧,更别提立德立言的事了,比这个是关公门前卖大刀。
因为这个漏洞,我想了几天才突然想明白。
曾国藩之所以成为半圣,全靠他套成为半圣的功法而已。
这套功法,曾国藩也藏在《曾国藩家书》里面。
没有这套功法,曾国藩只是一个资质平庸的普通人。
靠着这曾国藩家书,老曾家出了几代厉害的人。
曾国藩家书隐藏着一个秘密,隐藏着一个普通的,资质平庸的人,逆袭成长成非常厉害的人的一个大秘密。
今天,这个秘密,终于被我找到。
曾国藩家书通篇有一个十分反常的地方,那就是对后辈们都十分客气,客气得带着一丝丝尊敬。虽然是长辈的语气,但那一份发自内心的关切,写信的心态是不以长辈自居的。
他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你可能想破脑袋也想不到。
这就是他赖以成为半圣的功法,这就是一个资质平庸的人爆发出超级能力的功法。
我在谈到出圣人的第二个条件时说:圣人迫切需要一个符合条件的圣人的亲人,父母或身边抚养长大的人,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样,可以使这个成长中的圣人少走很多弯路。
我说: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懂礼貌,要尊敬别人,遵纪守法,以及如何如何,这些可能对圣人不适合。
圣人受到父母影响的第一个因素,是用敬,这个敬是敬畏的意思,不完全是尊敬的意思。
尊敬有个顶峰存在,而敬畏没有。
老子说:反 者 道 之 动 ﹔ 弱 者 道 之 用 。
老子道德经通篇没有着重提到敬字,可无时无刻不存在敬畏心理。
孔子认为聪明的人没有疑惑——智者不惑;有仁德的人没有忧虑;——仁者不忧;勇敢的人没有畏惧——勇者不惧。
“智者不惑”是因为他有了洞察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仁者不忧”是因为他做了该做的事情,问心无愧;“勇者无惧”则是因为他有了战斗的勇气与力量。
人生就是一场化危机为转机的过程。
圣人的童年得由敬产生仁义礼智信,而不是由仁义礼智信产生敬。敬是纯粹的情感,老子说:我 有 三 宝 , 持 而 保 之 。
一 曰 慈 ,二 曰 俭 ,
三 曰 不 敢 为 天 下 先 。
慈 故 能 勇 ﹔ 俭 故 能 广 ﹔
不 敢 为 天 下 先 , 故 能 成 器 长。
作为圣人的父母,用敬人,敬事,敬物的态度,做到这三点就够了。
足够培养。
孟母三迁。
也说明了这个。
如果说,我对他的著作《曾国藩家书》,仅仅停留在猜测上的话,那么,我还能为这个猜测 找到一个完美的注脚。
曾国藩与左宗棠有一副对联:
敬胜怠,义胜欲
知其雄,守其雌
敬胜怠,义胜欲,是曾国藩说的,我们都知道怠慢的意思,怠对敬,怠慢是一个思想上消极的停顿动作,那么与之想对应,敬就应该是思想上积极的动态动作。依照对联的规矩,敬胜怠,一定是动态中的敬,运动中的敬。
义胜欲,跟上文的理解完全相同。
动态中的敬包含了敬人,敬事,敬物,敬仁义礼智信等等,敬胜怠,跟下面那个义胜欲,是并列的关系,他用义来压制欲望,那么用动态的敬来压制怠慢的思想。在对联中,这个是并列的关系,相辅相成的。
好了,说到这,我们历史上最强的锻炼自己,教育孩子最强的培养方法已经推理出来了,就是曾国藩这种成为半圣的方法。
至于,如何,成为全圣,我们一起慢慢研究。
很多东西,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
孩子也不容易理解。
我是孩子的父亲,我也是从小时候长大的,自己经历过,成长中的小孩,在最开心的玩耍中,是最容易突破的。
在严肃的教导中,思维容易受到限制,也容易受到惊吓,受各种因素影响,你教满分十的东西,一般学到五六分,成绩好的理解七八分,剩下的靠勤奋。
可是,在玩中学习不是,你教十分的东西,孩子要超过你的想象,七八十分都有可能,往往有太多你想象不到的东西出来。
为灌输这个敬,这个层层推进,变通的思想,我给我女儿做了一个玩具。
一个跨界益智的学习型玩具。
我把给女儿的玩具做得十分漂亮,加入灯光五光十色的。
盖子还是定制的,与众不同,非常容易满足她那小小的虚荣心。
我满足了她的视觉,感觉,满足他的虚荣心,孩子非常感激我,感恩,心里充满敬。
接着,我用手机app控制,蓝牙七彩音乐播放。
做完了这些视觉冲击,开始进行推进,开始跨界变通。
跨界改变产品功能,用途。
最后。
加入一种土里生长的魔法鱼,给孩子挖一个坑。
也培养,敬天,爱自然的心。
曾国藩家书大概是对的。
他尊敬孩子,他要使孩子们达到人生的第一个境界,既,形成他们自己的主见。
孩子们有了主见,才能做事不犹豫,行为果敢,做出有利于自己,有利于社会的决断。
这个过程会产生“勇”。
这个“勇”,在儒家的伦理范畴。指果断、勇敢。孔子把勇作为施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而且不能疾贫,才能成其为勇。《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又《阳货》: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所以老子说:慈故能勇,需要用慈来进行引导,约束。
一个慈祥的父母,勤俭的父母,不敢为天下先的父母,才能更有效的激发孩子的主见,让孩子怀着感恩的心,去到达人生的第二个境界,发现不同。
有了主见,不盲从,才能发现不同,进而去求同存异,进行取舍。
有了取舍,才能到达人生的第三个境界,取长补短。
在慈悲心的约束下,人的主见能顺道而为,人产生的勇也不会出乱子。
只要不出大乱子。
人的主见多了,就会进行碰撞。我们在第三个境界上已经学会取长补短了,那么碰撞会产生出创造创新。
这是第四个境界。我们碰撞产生出的创造创新,但那是很破碎,以及繁琐的,片面化的。
到了这个境界,我们会特别想要进行归纳。
这样,我们会进行到第五个境界,化繁为简。
我们得把碰撞产生出来的东西,思想,知识,经验进行悉心培养,培育,使其成为可以利用的。一旦具备利用价值,所有的东西以及道理都会变成简单的,我们这个时候,需要举重若轻,要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模块化,模块化的事情系统化。体现出来的价值,呈现给别人的时候,是最简单,明了的。
站在化繁为简的境界上,人生已经是大成境界了。
好了,本文说到这,我这样做有三个目的,第一,是我本身喜欢小孩子,我希望他们能在快乐的玩耍中学习成长;第二个目的,是希望继续研究这些生活中的教育方式方法;第三个目的,是5g万物互联的大融合时代即将来临,我希望大家提前做一些融合准备,更好的发展,生活。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