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这个活生生的礼物降临到一个家庭,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做好了心理准备、思想准备。然而,大多数的年轻父母却如同我当年一样,心理准备只是一时的兴奋,可能还伴随几分“底虚”;思想准备也仅仅是模糊、笼统、目标化的想法,比如“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才”、“一定要让孩子优秀”,却没有做好系统的、科学的、具体的育儿方法准备,以致愿景美好,遇事恐慌忙乱、束手无策,事后后悔不已、遗憾多多。这里我把反思的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经验+试验。
儿子降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可以说自己完全还是个“毛头小子”,用村里人的话说——“你还等人照顾”。自己倒是爱读书,却没有读育儿知识的意识,所以抚育孩子完完全全是凭想象,回想着自己当初的成长经历,觉得怎么对就怎么做,完全是经验加试验。
比如,我几乎没有打过儿子,因为我从小没有挨过父母的打。儿子做错事后,也只是数说几句,因为母亲就是这样教育我们姐妹几个的。所以儿子从小不怕我,我们父子的关系如同“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当年儿子一直喊我“老爸”。儿子的母亲则相对严厉,对孩子要求比较严格,少不了训斥打骂。当然,严厉的前提是浓浓的母爱。也许正是我们的互补,儿子的成长应该还算是比较良好的。但是脾气有些不太好,我想,与他的母亲的“次暴力”教育有一定的关系。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底样:好,孩子会学;坏,孩子也一样会跟。
总结:1.就算为了孩子,为人父母也一定要提升自己。2.经验+试验的教育方式会造成许多不可逆的遗憾。3.为人父母之前,应学习相关育儿知识——父母应取得上岗证。
二、学习+应用。
作为教师,随着教龄的增长,我们外出培训的机会增多,接触了不少教育方面的专家,才渐渐地明白了自己在“育人”方面的严重不足。知道了育人重在育心,教育的第一位在“攻心”、在人格的培养,也接触了不少教育理论,学到了不少方法,并在儿子身上践行,遗憾的是,已错过了培养孩子的不可逆窗口期,所以效果上就打了折扣,真正地体验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悔恨,明白了在大学时轻视教育理论、心理学带来的后果。
三、培养孩子的愿景:理念+方法。
如今,我常常有这样的设想,假如培养孩子可以重来,倒退到几十年前,我一定会参加家庭教育培训班,学习专家的育儿理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好好地重塑一个拥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理想儿子”。——这也是做为过来人的我对年轻父母、或即将为人父母的准父母的忠告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