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童事件时有发生,这样的教师连最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都不去遵循根本不配为师,这就是教师行业的蛀虫 应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名老师究竟触犯了那些法律法规呢
1、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六条规定:“禁止体罚学生。”
2、《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要给予教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也明文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学生犯错老师可以说教,可以请家长这样简单粗暴的体罚学生会给学生的身心健康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虽然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不尊重学生的身心健康,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不可取的!教师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是学生有矛盾也这样简单粗暴的去打架解决问题就罪过大了!这样的方式非常不可取要坚决抵制!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培养学习习惯比较好,有什么窍门吗?
什么是习惯?心理学大辞典给出的定义是,习惯是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有如下特点:一是习惯是自动化了的反应倾向或活动模式或行为方式;二是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养成的,它与人后天的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三是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和情感内容;四是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起到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
所以,习惯是需要培养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反复强化巩固才能最终形成的。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多长时间?目前还没有定论,有说21天,也有说两个月,看来应该是因人而异了。好的习惯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坏的习惯就会影响孩子的发育或发展。习惯的培养应该早一些培养为好。如孩子的卫生习惯,孩子能够自己动手做事的时候,就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重复、强化,使孩子养成饭前洗手、不随地扔东西、保持整洁的习惯。
在学习上也是如此,孩子入学就要开始习惯的培养了。
学习上有哪些好习惯?怎么培养这些好习惯呢?有的习惯需要家长督促培养,有的习惯需要在老师在课堂培养。
一、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习惯。
每天晚上都把将要学习的课程做预习,了解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预习时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同学、家长问询,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要标记,以便在课堂上有重点地学习。课后,能够对已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复习和记忆。
开始时,家长要作好引导,家长要帮助学生做好时间管理,要坚持不懈。
二、上课准备习惯。
课前将课本、练习本、文具盒及其他学习材料准备好。静坐看书,等候教师上课。要由老师和班级干部进行监督管理。
三、正确书写习惯。
一些孩子在幼儿园中,由于过早执笔,形成了错误的姿势,进入学校之后,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纠正。正确的书写姿势,是要做到“头正、身直、足安、臂开”,一手执笔,一手按住本子。做到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书写时先想好再下笔。不能边玩边写,不边吃零食边写。 书写要注意保护好视力,学校通常会要求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这个习惯要由老师从学生入学的第一节课起,就开始进行严格要求。
四、用心倾听习惯。
要专心听讲,不交头接耳,不小声交谈,不搞小动作。听的时候要学会抓要点,听清楚,听明白。
老师要在学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强调。
五、良好发言习惯。
要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大胆发言,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要尊重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可以举手表示质疑,并进行正常讨论。
老师要鼓励那些积极参与学习的同学,并通过树立典型,培养良好发言习惯。
六、主动阅读习惯。
要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要通过标注、摘抄、思考、写体会等方法,使阅读更有效益。要广泛阅读。要背诵名篇名段,积累语言。
老师要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实践。学生在家里阅读,则需要家长适当督促。
七、完成作业的习惯
认真读题、审题,弄清题意,理清解题思路。独立完成,不抄袭。遇到困难要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这里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老师进行指导、管理。
最后要说的是,在习惯培养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并且积极配合。一个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坚持持久,抓反复,反复抓,要有耐性。
要通过评价来促进习惯的养成,通过树立典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来强化习惯的落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