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保证安全性,例如卡片类的要做成圆角的,木制品要打磨光滑,特别小的东西例如按扣类的尽量少用。化学类的东西必须是对身体没有伤害的,现在的科学课里有一节是《制作洗手液》,这节课就不好,里面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就不能用,可是好多的科学材料还在用。
其次,要保证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感兴趣,他才愿意去学习,在操作的同时学到了知识。
再次,要保证课程的合理设置。有的课程明明适合大班上,可以偏要给小班的孩子上,弄得操作需要老师上课帮忙。一节课要知识点不能多,一到两个,操作适中,原理简单,易于讲解,材料可以选择生活中常见的。
幼儿园应该从哪些方面开展生命教育?
预防生病,生病尽快治疗,看电视玩电脑每次少于40分钟防幅射,防空气污染,防噪音污染,少吃零食,多吃蔬菜和水果。
如何把陶行知教育思想融合到幼儿?
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②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③要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事例或录像;
④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你是如何对孩子进行共情的?
共情(EMPATHY)力,或译作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的确,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比较自私、冷漠,不懂得分享,不懂得关心体谅别人,这就是缺乏共情力的表现。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共情力呢?我认为父母要做好榜样,对孩子正确地引导。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的很多行为是对父母言行的模仿,冷漠、暴力、自私的家庭是不可能培养出有爱、温柔、懂得分享的孩子的。所以,父母的共情力影响着孩子的共情力。父母应该怎样做呢?
会对孩子表达自己的爱。很多家长也许认为: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我还不够爱ta吗?还不够,你还要把你的爱表达出来,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展示出温柔体贴的一面。例如孩子心情不好,我们就伸开双臂温柔地抱抱ta;当孩子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们大声地肯定ta,分享孩子的快乐。让孩子打小生活在有爱的家庭中,ta才懂得爱别人。对人对物有爱心,善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看到别人有困难,我们家长赶紧伸出援助之手;看到街上流浪的动物,我们喂它们食物。我们的善良和爱心自然而然地会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打小的耳濡目染强过干巴巴的说教很多倍。有同情心。对他人的不幸遭遇可以感同身受,并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例如陪孩子看书的时候面对他人的痛苦遭遇会说:“看ta多可怜呀!真是太不幸了!”让孩子从小就具有换位思考,感同身受的能力。
对孩子的言行正确地引导。孩子因为年龄低,是非观念不强,家长要及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
一、正面的激励。
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帮助了别人,或者懂得分享和友爱,这时家长要正面激励:“做得非常好,你真棒!”
或者面对弱势群体可以问孩子:“我们应该怎么做才好呢?”引发孩子的同情心。
二、耐心地沟通。
有时面对孩子做出了伤害别人的行为,不要马上大声地斥责,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护短。这时我们要做的是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引导。
案例:孩子把同学头用石子砸破了,先要问清楚孩子这样做的原因。这时孩子不会那么紧张,会把真实的想法告诉你。那么再问ta同学头破了疼不疼啊?这时正是培养孩子感同身受的能力。得到孩子肯定的回答之后再问他下来该怎么解决这件事呢?就这样一步步地耐心引导,让孩子知道自己对他人造成了伤害,并且应该承担责任。
三、正确的区分。
共情不等同于无底线的妥协和退让,也不等于对别人的错误包容和认同。共情是感受别人理解别人的能力,前提是那个人的言行是对的,是值得肯定的。错的言行应付出代价。
例如:一个犯了错或者犯了罪的人受到了惩罚,那么这个时候是不值得同情和怜悯的。要让孩子分清是非和对错。不滥用同情和怜悯。
结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孩子。要想让孩子具有共情力,父母本身也应该是善良有爱心和懂得分享的人,同时还要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具有爱的能力,帮助的能力,分享的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