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老师接触了很多家长,从我跟家长的交流与沟通来看,感觉有些确实是父母帮助孩子贴上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标签,具体有这样几种状况:
第一:一个三岁孩子姥姥很苦恼,跟我聊,说这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干正经事就不爱干,就玩行。于是我问这位姥姥:您让他干什么正经事了?姥姥说:教他认个字,费劲得很,就不会坐那跟你好好学。我又追问:您还让他干什么正经事了?姥姥说:教他念古诗,念不了两行,就不念了。
分析:这种状况实属家长给孩子贴上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标签。因为姥姥教三岁孩子干的这些事,不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这个年龄段孩子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些抽象的东西说白了对于三岁孩子来说“超纲”了。家长不懂得孩子发展特点,反而给孩子贴上了标签,对孩子发展不利。
第二:一个五岁的妈妈跟我说:这个孩子注意力不集,看书看一个小时都坚持不了,还是我给他讲,他自己看,几分钟都不行。
分析:首先《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小班(3-4岁)集体教学是15分钟左右,中班(4-5岁)是20左右,大班(5-6岁)是30分钟左右,这个还是集体教学,不是一对一,并且明确要求老师还要动静交替进行。因此,让孩子一下看一个小时书,是违背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家长为此又给孩子贴上了标签。这个问题很严重,必须引起家长重视。
第三:一个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妈妈也来跟我反应,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因为是孩子的老师反应孩子上课不好好听,注意力不集中,妈妈就认定了。
分析:这个孩子后来经过聊天才知道,孩子上过学前班 ,一年级刚开始学的这些都会,觉得没意思,才不听。这个说明:我们应该给孩子“蹦一蹦摸得着”的教育,他总轻而易举就摸着了,自然不敢兴趣了,家长还错误的给贴上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标签。因此,家长对于老师反馈的问题一定要弄清楚。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葡萄老师之前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曾经享受北京市骨干教师津贴补助的,现在专门研究早期阅读,愿意与大家分享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