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正文

作为父母,如何才能做好孩子的好评师?

让“差评师”淡出孩子的世界在家里和孩子们在一起,就像剧院里上演的舞台剧。孩子的脏手印在了门上,玩具洒落了一地,墙上画了一块又一块,垃圾仍的满屋子都是,——所有这些激情、眼泪足够演出几幕戏剧了,而且永远不会缺乏任何素材。

作为父母,如何才能做好孩子的好评师?

现实与舞台剧唯一不一样的是:舞台剧落下帷幕,演员就得回家了,但是我们做家长的可没有那么轻松。做父母的可没有谢幕的时候,一直参与演出,面对活泼好动、调皮捣乱的娃,我们总是情不自禁地去指责、教育,不知不觉中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悄悄扮起了“差评师”的角色。

我们家长需要明白的是:“我说你听”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教孩子也不能光凭着自己的“爱心”,更要懂得用脑。有心是好的,更要用对方法,让孩子能体会到我们的爱。逐渐改变我们尴尬的“差评师”的角色,让孩子眼泪少一点,让我们的教育遗憾少一点,亲子之间的快乐才会多一点。

红黄蓝教育机构副总裁王健枥曾说:“爱不需要理由,需要方法。” 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说出来让人心里舒服,有的人说出来令人讨厌。同样一件事情,爸爸这样说让孩子舒服,那样说令孩子讨厌。这与爱与不爱无关,与脾气好坏无关,却能清晰地反应出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是否真正的用心。做父母是需要学习的,我们需要掌握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改变我们总是给孩子“差评师”的形象。

放下家长的架子,给予孩子心贴心的理解和支持。

当下霸屏的“周莹”,我们曾经的“甄嬛娘娘”,在这一点上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如今的孙俪育有一儿一女,等等和小花平时也是我们羡慕的“别人家的乖孩子”,但是再乖的孩子也有让人头痛的时候。

大多数家长看到娃在墙上乱花,噼里啪啦的批评会排山倒海地盖来,如果不出手打两巴掌就已经仁至义尽了,此情此景,孙俪就表现的相当淡定:为了保护孩子的天性,她选择一笑而过,不做任何干涉。

但是,大多数家长会本末倒置,为了保护一片墙的整洁,对孩子这种乱画的行为总是会责备和质问。就在我们的指责和抱怨中,孩子的创作灵感就被我们抹杀了。

我们做家长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懂得放下自己的架子,舍身处理地去理解孩子的行为,从心底接受孩子并给予他们支持,这样可以改变我们“差评师”的眼光。

当孩子犯错时,更应该在乎孩子的感受

当有朋友带孩子来我们家串门,自己家孩子不喜欢来我们家的弟弟或者妹妹,我们难免对孩子发脾气,会先批评教育,耐心讲道理,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可实际上,这种“教育”效果往往是:孩子并不知错也不认错,下次还会再犯,他们对我们的“管教”并不服气,外在的压力可能暂时平息了孩子的脾气,但却加剧了他们内心的冲突与困惑,因为我们的道理并没有让孩子心服口服,他们不认为自己“错”了。我们之所以会一遍又一遍的批评教育,就是不在乎孩子感受的做法,我们实际上就是在告诉孩子,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而要相信家长的判断。我们和孩子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感知系统,都有各自的真实感受,没有对错之分。在乎孩子的感觉,并从心里接受,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我们的爱,而不是挑剔和批评。

养成正面评价孩子的态度

一个小朋友去大预防针,每次去之前和打针的时候都哭的死去活来,这个小朋友的妈妈很是挠头。不仅仅是小朋友对打针这件事情比较发怵,妈妈也比较的纠结。三岁去打预防针的时候,爸爸带着孩子去。回来告诉妈妈:“虽然很疼,但是孩子还是举着胳膊,让我很佩服。”没想到爸爸一句简短的话,改变了孩子几年的“打防疫针综合症。”从那之后,到了打防疫针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告知他,他都会很配合。这就是正面评价的力量。所以,要改变我们“差评师”的形象,我们也要学会正面评价孩子,孩子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他们年龄段必然出现的问题,但我们家长能以一种积极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及时肯定孩子的优点,包容不足,这样孩子也会长成阳光的模样。

老子曾说过:“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孩子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讲的那样,因为含德深厚,可以避免毒虫、猛兽的伤害,孩子就是德的象征,纯净、安详、柔弱却蕴藏了无限可能。我们要保护孩子的这种纯美之性,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言行,真正接纳孩子,对不完美的地方给予包容而不是指责,因为孩子从来也不要求我们做完美的父母。

亦启读绘本——您身边的阅读专家。坚持,只为孩子阅读。

家长在活动中如何做到正确教育引导

作为父母,如何才能做好孩子的好评师?

孩子中班怎么提升耐心?

相关文章:

教育孩子价值观和三观语录?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为什么不说性本恶呢?

父母必须知道的亲子游戏

怎样看待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

科学普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于父母对子女教育的诗句

不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有什么?

西安女子监狱对接见都有什么规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