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把教材当成唯一的教学依据,把几册教科书当成学生获取一切语文知识,形成一切能力的唯一“宝库”。其实,教材只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凭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载体。然而,它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凭借,更不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唯一载体。
我们在使用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宣讲教材,重要的是深刻理解《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以崭新的教育理念去统领教材,要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走出一条高效的语文教学之路,以增强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新课程标准的颁布,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当今时代对新型人才的呼唤,都促使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构建立体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
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以为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气氛为前提,把学生作为生动活泼的个体看待,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教师不仅仅研究教材和教法等,更要研究如何打破传统课堂内容和形式,在开放中争取更大的作为。
把单一型的教学形式改变为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把学生从“笼子”里放出来。
1、建立生动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
生活泼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相结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问答式、座谈式、讲演式、辩论式表演式、游戏式等各种形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这些组织形式的共同特点就是让学生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增长智慧和各种能力。
2、多种课型起头并进
教学过程中,我们可把语文课分成阅读、写作、口语交流、社会实践、语文活动课等,每种课型还可细化。如写作,可分为日记、随笔、缩写、扩写、片段练习和整篇作文等,可以是口头作文、漫画作文、命题、非命题等。
阅读可以在教室上,也可以在阅览室上,可分为自由阅读和定向阅读。自由阅读可不分体裁和题材,让学生自己选择篇目阅读;定向阅读可规定题材或体裁,可规定同一题材的一篇文章,也可多篇。口语交际可以单班上,也可以合班上,可以辩论、演讲,也可以即兴发言,分角色边表演边说话等。
社会实践课可利用节假日进行,根据当地资源和学生实际进行。语文活动课每周一节,或间周一节,内容可以是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课堂上可以开展竞赛、操作、表演等,通过听、说、读、写、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动眼、自己研究、自己探索、自己找答案。
二、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语文学习的范围是广泛的,教学要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
语文教学与数理化教学相比,有更广泛的天地,可以说,人类活动延伸到哪里,哪里就有语文学习,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找到自己的空间。
语文教学并不等同于语文课本教学。“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要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课堂教学是第一渠道,丰富多采的语文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不可忽视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学应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时代,面向大自然,既要以教材为基点,站在时代的高度和社会生活的角度进行教学,缩短教材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语文教学充满时代和生活气息,又要通过课外活动去扩大知识领域,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课外得到有效的巩固和应用,在强调基础性的同时,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
家庭、校园是学生们生活学习的地方,是他们体验亲情、享受快乐的场所;社会、大自然是学生们活动的大世界,是他们汲取知识源泉的大课堂。因此,教室也不应是固定的学习场所,课堂也不能囿于教材和教室,还应包括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博物馆等,还可延伸到社区、工厂、农村、山川、海洋,让学生在学习的空间上有较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教材要延伸到报刊、图片、电影、电视等各种传媒。
课堂上除了通过创设情景的模拟体验外更重要的是到社会实际环境中去真实体验,重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使教学回归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三、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
语文科是最有生气的学科,这是众所周知的。可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学生认为语文课有老师教和自己学差别不大,甚至自学效果高于教师上课的效果,因此放弃上语文课。
究起原因,当然那是多方面的,但语文教学单调枯燥是其中一个方面,教材发到学生手中,他们很快就读完了,而老师还要从头到尾照本宣科地仔细分析,自然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以课文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之中、之后进行语文学习。
这是扩展语文学习的有效做法。学生可以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既可以增大信息量,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又可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加阅读实践活动,这样就使得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互为补充,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课外语文学习的兴趣,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的全过程。
如:在教学《背影》一课时,课前我让学生查找朱自清的有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朱自清的为人及其作品,这样,学习起来,课堂气氛意外高涨。学习《背影》之后,我又让学生品读了朱自清的写景散文《荷塘月色》和《绿》,让学生充分领略了朱自清的散文风格,同时,也让学生扩大了视野,增进了积累。
2、将各种各类不同体裁 ,不同题材的名家名篇或时文,或科技文,视学生学习程度不同有所选择的介绍给学生。特别注意把那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小品文,那些代表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普作品,随时补充到语文上来。
3、把学生们的社会经历,生活体验,所见所闻引入课堂,通过各种形式让他们把对人生的看法,社会现象的评判,生活的忧喜,家庭的悲欢等充分表达出来,真正做到让课堂成为学生爱学愿学的乐园。
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初中学生好动,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设计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活动,在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能力。活动可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不一定只指课外活动,课内也可以开展一些小型的活动。
比如课前5分钟的讲故事比赛,演讲与口才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的查字典比赛、书法活动、仿句练习、网络资料搜寻、网页制作等活动。专门开设语文活动课,分小组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比如自我介绍、家庭介绍、宠物介绍、家乡介绍、民居介绍;自创相声小品表演、自创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节目主持、社会热点评论、小辩论……
引导学生做一些活动类作业。
这一活动类作业就是开展学生们感兴趣的课外活动,在丰富多采的课余活动中学习语文,形成语文综合能力。例如:让他们回家看电视,收集电视上的广告语,并给一些错误的广告语修改病句;看《焦点访谈》、《幸运52》、《金苹果》等电视节目,返校后把自己的感想讲给同学们听;星期天或休假日走出去春游、秋游、冬游或外出旅游并写出游记等等。
引导学生做一些拓展性的作业。拓展性的作业是根据所学课文而拓展为作业。如学习了关于“雪”的文章或诗词后课后可以让学生查阅有关“雪”的资料,查有关描写雪的散文或诗句,查雪的来历,查有关雪的故事,还可查含有雪的成语等。
做这样的作业,学生们可以想之所想,做之所做,乐之所乐 ,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语文素养自然也得到了提高。
价值胜过“定性作业”的百倍。
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
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构建立体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拓展语文学习的内容,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勃勃生机,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建议学生多阅读书刊。教师不定期开展朗读活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