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字的发音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发生变化,那么古诗词的平仄韵律又靠什么来保证呢?

【原创问答】这个话题是个不小的题目,如果要解答得全面易懂,需要从我国的文字发音的历史变迁和中华诗词的历史新定位两方面去探讨。

字的发音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发生变化,那么古诗词的平仄韵律又靠什么来保证呢?

一、汉字的发音变迁我国从古至今,汉字字音的变化经历了六个时期:

字的发音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发生变化,那么古诗词的平仄韵律又靠什么来保证呢?

第一个时期,约在公元前11——3世纪。当时尚无韵书,后人只能根据当时的《说文解字》来考据其概况。

字的发音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发生变化,那么古诗词的平仄韵律又靠什么来保证呢?

第二个时期,约在公元前2——2世纪。此时韵书仍未出现。只能在汉人古书的书注中考证之。

字的发音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发生变化,那么古诗词的平仄韵律又靠什么来保证呢?

第三个时期,约在公元3——6世纪。此时己有韵书,可惜《声类》、《韵集》遗失,仅能从《经典释文》中可见反切之一斑。

第四个时期,公元7——13世纪。此时韵书全盛,《切韵》、《唐韵》,还有宋代重修的《广韵》、《集韵》。此阶段字音已不难考见。

第五个时期,公元14——19世纪。此期以北音为主。《中原音韵》、《洪武正韵》皆以北音注音。

第六个时期。公元20世纪初至今。仍以北音为主,有了旧的和新的汉语拼音。

以上六个阶段,亦可合为三期,第一个与第二个时期为“古音”阶段,第三个与第四个时期为“今音”阶段,第五与第六时期为“国音”阶段。

这是因时间而形成的汉字发音的变化。

明代著名音韵学家陈第说:“时有古今,语有递转,地有南北,字有变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势”是趋势,是时代,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第一,政治中心的转移,造成语音字音的变化。

春秋时期及以前,中国的政治文化在中原,因此而形成了及至孔子前后的雅言即夏音,是“标准音”。当时的“采风”,虽广及13国,但所用之韵,无大出入。

秦汉时期,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移至长安,即产生了杨雄所谓的“通语”、“凡语”等秦汉的普通话。至此是古音阶段?

魏晋南北朝的颜之推,是著名学者,他在《颜氏家训》中说:以帝王首都为中心,参考了南京和洛阳南北的标准,形成了“今音”阶段的标准音。这个阶段包括唐宋。

后来的“国音”亦有自已以北音为主的标准音。

第二,民族及族群的迁徙,造成语言字音的变化。

迁徙,是人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包括被动迁徙和主动迁徙,如战乱、灾荒造成大规模迁徙。寻求更适合生存地域的愿望,也形成迁徙。这些迁徙,都会造成语音字音的变化。陈第说:说者谓自五胡乱华,驱中原之人入江左,而河淮南北,间杂夷言。声音之变,或自此始。如山东人闯关东,也为东北带去了大量山东音。

第三,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发展,造成语言字音变化。

语言文字,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和发展,语言会越来越生动新颖,字词会越来越丰富多彩。因此,汉字的发音有所变化是必然的。原来是“那样”,现在就可能是“这样”。在语言学里,这种变动的现象是正常的,被称作“约定俗成”。

如,前些年,港台明星的“国语”引得一些人效仿,但后来又形成了回归。好像现在港台艺人讲普通话的反而越来越多了,尽管不标准。这种模仿、融合、出新,都会形成字音的变化。

这是因空间形成的汉字发音的变化。

二、中华诗词的新定位和传承、发展以上说了汉字字音的大致变迁,下面就要简述一下中华诗词所受的汉字发音的影响和现状。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为强力提高国家文化的软实力,把自古到今所产生的古体诗、近体诗(格律诗词曲联)、新诗(自由诗)统一称名为“中华诗词”。

在这里先作个名词解释:

1、古体诗:指产生于唐朝以前的诗歌,包括骚体、乐府、歌行、古风、赋。2、近体诗,也称格律诗:指产生于唐朝以后的诗词,包括唐诗、宋词、元曲和楹联。3、新诗:指产生于近代五四运动以后的新体诗。在2019年底,我国从国家层面对中华诗词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以下定性:

一是关于诗词的功能。

以格律诗为代表的中华诗词同其它文体一样,也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诗词事业,当然要关注它的形式,讲究格律,否则就不称其为格律诗,中华诗词就名存实亡。但更要重视其内容,发挥其社会功能。丟掉社会功能,中华诗词也就没有存在的社会价值。

对于中华诗词的功能概括成四句话,即“诗言志,诗缘情,诗达理,诗留史。”

“诗言志”是说通过诗词表达人们价值观念、理想诉求的志向;“诗缘情”是说通过诗词抒发人们爱憎喜忧、悲欢怨怒的情感;“诗达理”是说通过诗词格物喻理,给人以深刻的哲理启迪;“诗留史”是说通过诗词咏人、咏事、咏史,留下不同时期、人群的时代印记。

只有充分发挥中华诗词的社会功能,使其成为反映社会发展、表达人民感情、启迪人们心灵、传承历史文化、推动文明进步的载体,才能具有不竭的生命力。

二是关于诗词的用韵。

要创作中华诗词的精品力作,不但要有好的内容,而且要发挥好中华诗词形式的优势,即讲究格律,好的内容加完美格律的统一。

“倡今知古,求正容变。”对“平水韵”要知,“知”是为了更好地欣赏和体味古人的诗词之美;对“新韵”要“倡”,“倡”才能更好的去适应今人语言字音之变,创作和欣赏今人诗词之美。今诗为今人,理当倡新韵。

“中华通韵”与“中华新韵”,大同小异,主要异在“十四英”和“十五雍”是否通押。《中华通韵》是根据国家法定的标准语言规范拟定的,并已由国家有关部门发布施行,应当成为今人用韵的标尺,在诗词创作时要尽最大可能求其正。但也应当容其变,即在写作用韵时,形式服从内容,由于内容需要,没有更好的替代时,对“英”、“雍”通押持宽容态度。

我们讲格律诗要“求正容变”,即包括用韵上的求正容变。当然,“容”是有限度的,“变”是有边界的。语言是不断发展的,用韵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从一个长期过程看,人们的用韵习惯会逐步走向统一的。

三是关于古体诗和新体诗。

以格律诗为代表的古体诗和新体自由诗,都是诗,只是诗的文体不同。就某一诗体的具体诗篇而言,有好差之分,但就不同文体而言,没有高下之别。古体诗与新体诗,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会相互替代,不应相互排斥。相反,应当相互借鉴,各展其长,比翼齐飞,共同发展。

新体诗要向古体诗学习,吸取其长处,比如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简洁明快、善咏好记等。古体诗也要向新体诗学习,吸取其优点,比如自由顺畅、白话入诗,俗中见雅等。

四是强力文化软实力建设条件下,中华诗词的组织建设。

其一,为传承、繁荣和发展中华诗词事业,在党的领导下,中华诗词学会与中华诗词研究院,联合举力,更具有权威性和执行力。

其二,中华诗词与辞赋楹联有着共同基因,与吟诵音乐与生俱来,与书法绘画常为一体,因此,中华诗词与其他文化形式“联姻”,相互借力,相得益彰,共同繁荣。

其三,古诗坛与新诗坛进行整合,变为一个诗坛。

总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一跃挺进世界前列,文化软实力也将步入高速快车道而突飞猛进。那么,中华诗词的春天还会远吗?

解答至此。

记着关注“百味写春秋”哟谢谢!

谁可以给我教育频道播过的所有动画片的名字?

字的发音随着时代的变迁会发生变化,那么古诗词的平仄韵律又靠什么来保证呢?

谈谈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

描写儿童的诗句古诗

一年级上册关于菊花的二首诗?

古诗词亲子诵读

你有关于儿童的诗句吗

求有教育意义的古文,不要太长

儿童成长古诗词

小学语文课本1到5年级古诗词

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学好语法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