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是儿童成长的初级阶段,对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影响很大。幼儿教育科研是在实践中再总结研究,推进幼教发展意义重大。
教师如何帮助儿童在探究中体验科学真谛?
这个问题,不同的专家,目前尚有不同的建议。我们仔细研读纲要,就能清楚,其实幼儿教育是兴趣培养的教育。而注重过程和方法的科学过程,相对而言,更侧重知识内容的传递。
就幼儿阶段的科学教育而言,一是完整的课程(知识)体系。二是要能让幼儿积累经验,进而能够模仿,重复,延伸。
科学探究中,教师对儿童的支持和引导更多地体现在“提出关键问题”这一策略上。而哪些问题是“关键问题”呢?我们的教师往往难以识别和判断。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幼儿在某一个主题活动中应该和能够学习哪些关键经验缺乏基本的了解。
就生物本身举例来说,幼儿应该和能够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
1、生物的身体特征
包括颜色、形状和结构,以及不同的组成部分。不同的部分在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生物的基本需要
所有的生物都有基本的需要,以满足自身生长、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光、空气和水是绝大部分植物的基本需要;而食物和住所是动物的基本需要。
3、简单的行为
动物以特定的行为方式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行为方式与他们的住所和身体的形状相关联。
4生命周期
所有的生物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动物和植物经历了出生、生长和发育、繁殖、死亡的基本生命过程。
5、变化和多样性
生物有很多种类,即使是在一个很小的区域,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
6、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生物依赖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来满足自身的一些需求。
如开展“蚯蚓的故事”正是围绕着这些基本问题展开探究的。
再如,在“有趣的水和水滴”活动中,围绕着水的流动性,孩子们展开了一系列自主、生动而富有成效的探究活动。随后,在水滴的吸引下,幼儿探究水与不同质地和不同表面光滑程度的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水是怎样流动的?怎样用不同的方式让水向不同的方向流动?怎样控制水的流动?水滴是怎样形成的?水在不同质地和不同表面光滑程度的材料上是怎样运动的?正是在这些关键问题的引导下,不断扩展、丰富和深化着关于水的认识。
可以看出,关键经验和关键问题引导着幼儿科学探究的方向。凭借这些关键经验、关键问题,教师关注、评价和判断着幼儿在探究的每一步中所获得的发展,不断给予幼儿积极的回应,实现着师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保证着幼儿科学探究的深度。
幼儿的探究式科学活动,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幼儿经历科学探究、体验和领悟科学真谛的过程,通过不断研究探索和学习,努力让科学回到它的原生地,让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真正处于科学的世界观与价值观、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引领之下。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与水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