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正文

简述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简述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1)社区环境的教育性

幼儿园周围的社区是幼儿十分熟悉的地方。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幼儿的成长中,特别是精神的成长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幼儿园教育要扩展到社区的大背景下进行,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革命历史文物、遗迹等,不仅扩大教育的空间,更是教育内容的丰富和深化。

(2)社区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社区作为一个生产功能、生活功能、文化功能兼备的社会小区,能为幼儿园提供教育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教育场所等多方面的支持。不仅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幼儿园教育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

(3)社区文化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社区文化无形地影响着幼儿园教育,优秀的社区文化作为幼儿园教育的宝贵资源,影响着幼儿园教育。一般来说,文化和文明程度高的社区,幼儿园的园风、教育质量也都不错,社区的影响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社区在幼儿园教育中起到很大作用。培养幼儿从小做起,懂得如何做个好孩子,学前教育会听父母的话,听老师的话,知道生话细节的一些规律长大做一个为社会有用的人才灬。

简述感觉特征在幼儿园中的应用?

感觉器官在同一时间内不能同样清楚地感知所接触的事物,有些刺激物会成为知觉的对象。

这是因为知觉的目的性对知觉过程起着重要作用,符合知觉目的的刺激物,紧密地组织在一起,好像凸现出来似的,被当作一个完整体而清楚地被感知。

而另一些刺激物,人对它们的知觉较为模糊,好像是衬托在知觉对象的后面似的,成为知觉的背景。

例如,教师在黑板上画图给幼儿看的时候,幼儿视野中存在着黑板、墙面和附近的其他东西。

而作为知觉对象的只是教师画的图画,其他如黑板等等,就成为知觉的背景

简述西方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中公教育?

西方义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兴起阶段:16世纪

义务教育起源丁德国。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中,马丁路德(1483—1546) 为了争取人民信仰新教,提倡公费设立学校,强迫人民送子女上学。1619年,普鲁士的魏玛共和国率先尝试通过立法的手段,以国家权力强制全体适龄儿童接受初步的国民教育,规定送6--12岁儿童入学,一般认为这是义务教育的开端。

2、初具雏形:17世纪至19世纪50年代

顺着宗教、政治上的原因,慢慢发展,初步具有义务教育的形态。

3、大规模发展:19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大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生产迅猛发展,不但要求大大增加劳动者的数量,而且要求提高劳动者的质量。从事机器生产的工人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生产技能,因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普及初等教育就成为急迫的问题。到19世纪半期,一些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如美国马萨诸塞州在1852年,英国在1880年,法国在1882年,先后通过了义务教育法令。到20世纪20年代,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已基本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

简述教育研究的特征?

1.客观性 任何教育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研究者必须严格按照客观现实,准确、真实地对事实进行观察和反映。

这就是要求研究者尽可能排除主观偏见来收集资料、选择资料、分析资料和解释资料。

2.科学性 科学性体现为教育研究的过程以及研究结论的获得应具有逻辑性和实证性。

从对事实的客观描述到对资料的整理分析,再到最终结论的获取,需要经过严谨的逻辑推理。

尤其是在获取结论的环节中,必须在充分依据事实的基础上,经过有力的论证,得出科学结论。

3.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教育研究的思想和行动时前后联系、左右贯通的整体。

教育研究的系统性要求用全面的、整体的和联系的观点去认识教育现象。

从总体上把握教育系统或给予系统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运行方式及发展规律。

4.综合性 综合性指教育研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综合过程。

教育研究必须以现有的理论为研究基础,通过所获得的事实材料来检验理论或发展理论。

理论是对经验的抽象和概括,它源于经验,又高于经验。

新理论的形成虽然具有逻辑上的完备性,但有待在将来的实践中检验其正确性。

4.可验证性 一般来说,研究必须严格按照研究方法的步骤和程序实施。

凡是无法重复验证的研究结论都是无效的,也不能成为科学宝库中的财富。

简述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起的作用:

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2、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3、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4、教育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5、随教育方式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简述新《纲要》中幼儿园语言教育的中目标?

1、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总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任务要求的总和,即幼儿园三年语言教育所期望的最终结果,又叫终期目标。它是幼儿园教育总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生朗读总目标

分析总目标中包含的内容,包括:两种兴趣、两种能力、两种习惯,其实质是促进孩子语言素质的养成。

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年龄阶段目标是语言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对幼儿所要达到的语言总目标需要一步一步地落实到不同年龄儿童身上,这样才能够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请简述在《家》中琴的性格特征?

琴敢于争取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性格特征。 进男学堂。琴不顾亲戚们的闲话,在母亲的袒护下进学堂读书。五四新文化涌入中国,觉民兄弟所在的学堂已经开始招收女学生。得知这个消息的琴,便向母亲强烈要求报考男学堂。这一次,母亲坚决反对她的要求。

简述西方近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近代教育的特征

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②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16世纪的德国);

③教育的世俗化

④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⑤出现了双轨制;

⑥形成了较系统的近代学校教育制度。

简述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和职责?

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充当多重角色,具体如下:

教育者。幼儿园是公共正规的教育组织,其中心任务就是教育、教导儿童。 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班级管理者。幼儿园老师是班级的主要责任人,他们负责确保班级秩序井然、有序运转。

学生档案管理员。幼儿园老师负责维护每个孩子的学习档案,包括学习成绩、评语和学习记录等。

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教师职责如下:

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幼儿园老师应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设计并实施富有趣味性的学习活动。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幼儿园老师以创设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为目标,使幼儿感受到安全与关爱。

指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园老师具备了解幼儿成长发展规律的专业知识,可以对每个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