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正文

谁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稿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探索与实践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标志之一。要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必须要从青少年时期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必须联合社会、家庭,积极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证有效、持久、规范地做好此项工作,辅助学生发展健全心理,完善自己的人格,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青少年”这一社会群体作为国家的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被成人化地赋予了太多的期望。一系列的“从娃娃抓起”体现了对这一群体发展的高度重视,这无可非议,但我们是否曾思考过,我们的孩子们有多大的承受力?他们的生理和心理超负荷了吗?打开网络搜索引擎,输入“青少年犯罪”这一关键字,得到的搜索结果令人震惊。他们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他们为什么选择自杀?还有太多的为什么……也许我们会认为他们年龄小,法律意识淡薄,这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可是从这些案例中也强烈地折射出他们心理健康的状态。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有关调查显示:70%的中小学生存在焦虑等心理问题,生活在农村或有兄弟姐妹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更加突出。城市儿童抑郁检出率为19.23%,而农村的则高达32.5%。惊人的数字仿佛在向我们诉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随着相关案例的不断增多,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也随之受到了关注。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我校地处工业开发区,学生来源多为本地农村儿童或外来务工子女。这些孩子的家庭状况随着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出现了明显的分化,贫富悬殊逐步拉大。其中确有部分孩子的家庭条件优越,但仍有更多的家庭比较困难。家长常年忙于生计,对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无法关注到位,更谈不上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照顾周全了。同时,随着社会的转型、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谐等不利因素以及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无不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沿阵地”。我校就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构建和谐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学生不仅仅学习文化知识,更是为其今后融入大社会做好准备。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将对孩子的心理状况产生积极地影响。
1、强化师德,更新观念,同步优化师生心理健康状况。
要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必须从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入手,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学习,让他们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果说“传道、受业”是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引领,那么“解惑”则更应包含有心理方面的引导。只有我们的教师能够将心理健康教育摆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才能够使构建和谐校园,优化育人环境落在实处。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良性引导必须建立在教师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之上。为此,学校积极聘请有关心理健康专家来校为教师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让教师知道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完整的人格、充沛的活力、进取的精神、愉快的情绪、适当的行为、虚心的态度及对现实的良好适应能力。让教师在释放自身工作压力的同时,明确学生心理健康的特征。让教师们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真正懂得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用自己良好的师德修养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教师从思想上重视与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
2、依托学校环境优势,打造生态校园环境。
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长期生活、学习、工作所处的环境。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会在潜移默化中舒缓学生学习的压力,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从而辅助良好心理健康状态的形成。我校依托农村生态环境优越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创建生态校园环境工作。如今校园处处有绿树、每每有花香,课余时间学生三五成群漫步于植物的海洋,从而得到放松心情,愉悦身心的效果。学校还在此基础上深挖内在价值,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环保小卫士”等环保意识养成教育。二、关注群体,重视个体,三方联动,形成网络。
1、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既要关注到群体又要重视个体。立足校本,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其渗透到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长效机制,把心理健康教育切实落到实处。
我校地处偏远的地区,大部学生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监护人为了维持生计,一心扑在挣钱养家上,从而忽视了对儿童的教育,这样极易造成了学生心理成长的扭曲。针对这种情况,我校积极通过广播站、宣传栏、手抄报等媒体对学生长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宣传、讲座,同时定期开展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雏鹰争章等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们在群体活动中达到解决日常交往中的心理问题,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使自身的人格得到完善。
在关注群体的前提下,我们充分重视个体的心理发展。学校积极开展“走入学生心灵”活动。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个案的分析,对症下药,采取形式多样的谈心活动,了解学生的内心动态,触摸学生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及时解决成长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在关注个体的过程中我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我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他们因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缺少了同龄人应该享受到得关爱,他们更加需要学校和老师给予他们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因此,学校将“留守儿童”确定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对象,学校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留守学生与老师同学接触的机会,并倡导教师、同学与留守学生建立“一对一帮扶制度”,让他们的内心感受到来自身边的关爱。
2、三方联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三方联动,发挥合力,共同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通过“明星家长评选”、“心理专家讲座”等活动将家长和专家请入校园,与他们一同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话题。通过专家的引领,家长与教师一同学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掌握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技能。同时,学校还与社区联系,组织学生开展“雏鹰献爱心”活动,走入周边社区,清扫社区道路,宣传文明习惯,创建文明、和谐家园。学校教师们辛勤的脚步还定期迈入学生的家庭,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与家长进行沟通,促进家校联动,共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虽说我校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深知这是一项复杂、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探索出符合校情、高效、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期在学生成长、发展的道路上为他们领路、护航。

关于加拿大签证,走美签简化通道签证材料中的”教育就业信息表“

谁有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稿

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重点是什么?你对组织形式和方法有什么建议?

相关文章:

留守家庭对学前儿童的影响有哪些?

求问心理学网址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简介

关爱留守儿童演讲稿

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计划

专家解读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

关于幼儿健康教育的儿歌10首?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