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养四岁女儿的经验,我觉得这个孩子之所以粘人,主要是没有安全感,害怕失去。另外则可能是缺乏自信,有些自卑。再一个是缺乏主见和独立的精神,不习惯自己决定,自己尝试,总是充满依赖心理。所以,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针对安全感
我觉得父母首先说到做到,你告诉孩子什么时候你会做什么,就一定地真正去做。该陪他玩的时候,专心陪着玩,不会让他感觉到被敷衍,不会感觉到你随时会转移注意力,随时会失去你。你要很确定的不断重复的告诉他,你会在什么时候出现,会以怎样的方式一致关注他,或者在什么时候无法关注到他。每天出门前留时间给孩子,哪怕一分钟也好,用这些时间和孩子交流,对话,做很知心的小事,并且变成习惯。
爸爸要去上班,晚上回来陪宝宝玩,你在家可以跟妈妈一起,想爸爸了可以打电话,然后亲亲他,跟他再见,让他等着爸爸回来。等回到家,一定是第一时间跟他打招呼,抱抱他,然后洗了手跟他玩。同样的,我爱人出门也要走这一套程序,一直到现在我们都保留这个习惯,一次也没有落过。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有时就是这些日常的小动作在发挥作用,关键就在于坚持。很多家长却是背道而驰,为了怕自己离开时孩子哭闹,就偷偷摸摸地消失,殊不知,孩子是最敏感的,平时比较依赖的看护人的离开,会让他感觉不安,而在他不知道看护人为什么消失、会消失多久的情况下,这种不安会加剧,时间长了会变成焦虑。从我们的经验看,从一开始出门就跟孩子讲清楚,并不会引起孩子大的哭闹,反而会让孩子对看护人的偶尔离开感觉释然。实对安全感好的孩子来说,做到这一点就跟吃饭喝水一样自然。
二、针对缺乏自信,主见,及依赖
现今,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事无巨细,物质上应有尽有,精神上百依百顺,事事不必自己操劳和付出努力,孩子很容易养成一种凡事均要依靠家长的心态,认为自己离开家长就一事无成,对任何事情也不想费力去做。这样的孩子就是典型的依赖性极强、缺乏自信的人。要使孩子学会自信,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鼓励孩子进行尝试并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具有好奇心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家长可以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引导他们去尝试或探索身边的各种事物,让他们在尝试或探索中了解事物的性质,增强自身的能力,从而增加自信。例如,孩子在三四岁时喜欢玩水,就让他们自己洗小手绢、给娃娃玩具洗澡、洗刷各种塑料玩具等等,做这些事既满足孩子游水的兴趣,又给他们带来欢乐,而且事情成功之后也会使孩子相信自己的动手能力,为建立自信打下基础。
2、及时肯定和赞扬孩子的良好行为 人的自信需要外界的认同和赞赏。某一行为倘若得到外界的肯定,人的自信也会由此大增。孩子正处于自信形成的过程中,更离不开成人的肯定和赞扬。有一位母亲带着5岁的男孩乘公共汽车,上车坐了一段路程后,一位年迈的老婆婆上车了,母亲起身让座,并对男孩说:“来,小大人,站一会,看看能不能坚持住。”小男孩高高兴兴地站在座椅旁,并认真地扶着座椅不让自己摔倒。这样,孩子由于做成了一件小事而受到赞赏,他就会更乐意去做更多的事,接受更多的挑战,以获得更多的肯定和成功的喜悦,其自信也随之日趋强化。
3、有意识地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 不少家长常因为孩子年幼而代他们做许多事,帮穿衣鞋,替收拾玩具,给他们包办过多,孩子就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自信也就很难建立起来。对此,家长不妨视孩子能力的大小有意识地让他们承担一些责任,如让孩子动手收拾玩具、书包及文具,让孩子铺床叠被,让他们洗洗简单的碗筷,这样做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能力,还可使他们从中得到自信,知道有许多事情“我能做好”、“我有能力”。
4、培养孩子的专长
如何避免孩子出现这种不利的情况呢?较为有效的办法就是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某一专长。孩子从小其能力倾向便会显露,有的孩子能跑能跳,好于运动;有的孩子爱唱爱跳,擅长文艺;有的孩子舞文弄墨,酷爱绘画。家长的责任就是及时发现孩子的专长,顺势加以引导及培养,促进他们在某方面具备其他孩子所不及的专长。这样,即便孩子将来在学习上不佳,也不致因此而灰心丧气,反倒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奋发努力,或许还能干出一定的成就来。培养孩子的专长,孩子就有了一种竞争优势,具有了上进的动力,孩子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自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