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根据福建省《小学语文学业质量测试内容框架》,语文学业质量测试“阅读”版块现代文阅读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在三种不同的测试情境中的四种基本阅读能力(提取信息、整体感知、形成解释、作出评价或称解决问题)。这对语文教学和考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简单说,语文阅读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偏重内容分析走向注重指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感悟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品质。

我县从上学期开始就加大了语文试卷中阅读题的分数权重比例,也从调查中了解掌握到一些教师的意见。那么,命题改革对教学是否发挥了应有的导向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是否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更具体了解教学现状,剖析问题,我把“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四种阅读能力”作为“走进课堂月”的调研主题,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观察和诊断。
一、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1、提取信息的方法单一。

 按照考试命题的基本要求,“提取信息”是培养学生“从文本中获取多元信息的能力”,具体表现为“理解词语或句子在文中的恰当意义”、“体验词语或句子的感情色彩”、“能找出优美语言或词句”。

不难看出,它包含了对语言文字材料的理解、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其中包括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积累等)理解词义,还要通过体验加深感受。但是,在一些课堂上,教师依然把它简单化,一是对词义的理解他们更多的是采用“给出解释条文”或“告诉学生这个词语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的方法。学生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没有得到很好培养,知识、经验没有成为有用的教学资源,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训练没有渗透于教学过程。二是教师的理解(且这种理解更多来自于《教学用书》的解释)替代了学生的“体验”。学生难以真正走进特定的语言情境去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三是“多元”变成“一元”,给学生“标准化”答案成为应试的“保险措施”。四是指导提取直接信息多,提取隐含信息少。

2、整体感知重理解能力轻综合、分析能力培养。

所谓整体感知指的是“形成对文本内容整体感知、初步概括的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指导学生在语境中捕捉关键词句的能力,但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上却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

(1)找关键词句成为主要手段,没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关键句或重点句的作用。
(2)概括段落大意成为整体感知的主要方式,对重点语句、语段的含义没有很好地指导领会,学生综合能力难于得到有效培养。
(3)只注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或思想感情等角度把握文章的思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内在联系理解模糊,难于通过训练提高分析能力。

3、片面理解“形成解释”,没有很好地让学生品读、感悟。

“形成解释”指的是“利用文本信息和个人经验对相关问题做出合理解释和推论的能力”。因此,解决问题、理解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就构成了形成解释的基本能力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的主要方法一般为:划出中心句;划出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分清文章详略。透过这些,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的问题:首先,教师在教学前没有设计好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问题,问题的思维度、挑战性不够。其次,只让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是一个优美语句,不知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效果,如一些教师遇到文中比喻句就停留在让学生画一画,然后问一问用什么比喻什么或把什么比作什么,却没有让学生理解体会运用了修辞手法取得了什么表达效果,把丰满的句段削成了干瘪的“枝干”)。再次,以内容分析代替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感悟,学生自读自悟能力培养被忽视。

4、做出评价(解决问题)没有在“运用”上着力。

“做出评价(解决问题)”指的是“利用文本相关信息解决相应情境中问题的能力”。它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情境的想象力、学习优美句段的能力,处理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其重点是“运用”。在这方面,课堂教学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想象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比如对文章的空白处、结尾处这些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地方被轻描淡写地带过;注意优美句段的“读”,不注意“悟”和仿写,学生理解、处理问题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二、问题原因分析

 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

1、教师的教学观念尚未更新,传统教学方法的惯性依然强大,以分析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仍然是教师的主要方式。

2、把应试作为教学的主要目的,教师更多地把教学的关注点放在考试分数上,能力培养让位于应考技巧。

3、师生关系处理不当,教师有“位”却常常“越位”甚至占据了学生的位置,牵着学生走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4、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不深透,停留在文本表面内容信息上,单元训练重点、课文特点没有很好把握,训练“点”抓不准,训练方法陈旧,机械记忆替代了感悟体验。
三、改进教学的基本对策

 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和对策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点。针对存在的问题,语文教学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

 宏观方面

 1、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因此,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教师的教学要从应试走向发展,要从片面强调分数转变为培养能力,为学生形成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奠定基础。

2、认真钻研教材。钻研教材似乎是一个老话题,但是不能回避的是有一些教师只是知道教材并不熟悉教材,钻研更是不深入。因此,要引导教师从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研究教材:一是整体把握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弄清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和要求。二是要钻研各学段的教学目标,理解各学段的联系,把各学段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位,每个年级的教学都要树立整体观,以培养能力、促进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遵循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语文,并非仅仅是语言和文字,所以,教学过程要指导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进而发展学生语言。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从文本中学习语言是基础,是积累层面上的学习,而运用和发展语言才能更好地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教学就应该改变机械记忆、简单抄练的做法,在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运用语言,促进学生语言发展。

 微观方面

1、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应重在理解、关注多元。从认知水平角度分析,提取信息不是仅仅局限于从文本提取,更重要的是提取之后的理解。因为提取只是初级水平,理解才是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提取能力方面,教师要处理好以下几点:⑴指导学生通过多读获取信息。读的要求要具体,层次要分明,以达到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的目标。⑵当学生从文本获取相关信息后,教师要引导理解,不要仅仅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⑶根据提取直接信息和隐含信息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直接信息的方法可以在文本中“找”,提取隐含信息则应引导学生透过字面、词面、句面进一步理解它们在特定语境中的意思或含义,特别要注意拓宽学生思维,真正让学生理解。⑷关注多元信息。文本中的一些语言材料所隐含的信息并非单一的,所以学生的理解便可能产生多样性、个性化。因此,教师在坚持文本的正确价值取向的同时,不要以“标准化”答案限制学生的多元理解。⑸练习作业设计可以依solo理论设计客观多项选择题。

2、培养整体感知能力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设计好层次。小学语文学习在概括能力的培养方面一般按照这样的顺序:句——段(从自然段到意义段)——篇(从主要内容到主要内容与思想感情)。据此,教师在低年级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在语段中画关键词句(中心句)”为主,让学生理解句子的一般特点,初步建立句子的概念。在中年级,应注意通过引导理解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理解语段的特点,并注意培养学生概括段意的能力,体会文本思想感情的能力。在高年级,除了巩固这些能力外,要重视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能力,学会从文章内容或思想感情等角度把握文章的思路,把“理解”、“综合”、“分析”三种认知水平融为一体。

3、形成解释要在培养学生对词句表达效果的感受力、领悟表情达意作用和表达方法的能力上着力。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具有较敏锐的感受力。第一,引导学生感受表达效果佳的词句。例如:在很多课文中作者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让语言更为生动和形象,教师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其效果和语言魅力。第二,引导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可以从句式、语段、篇章结构以及内容详略取舍等方面让学生领悟表达方法。第三,指导学生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在阅读中抓住作者观察视角、顺序及表达情感、方法等品味文化内涵并进行价值判断。

4、解决问题要重点培养学生对文本情境的想象力、仿写优美句段、处理信息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可以是:抓住古诗文重点语句或文章重点语段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抓住文章的“空白”处、结尾处展开想象;联系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指导学生仿写优美句段;利用信息处理或解决相关问题。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上,教师一定要重视导读问题的设计,提出的问题要力求集中一些,不要零敲碎打;要有针对性,使教学目标更明确;要有思维度和挑战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对问题的剖析以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并非为了让教师学会指导学生应试,我们应该认识到:考试,仅仅是学业质量检测的一种手段,而语文教学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改进课堂教学所赋予的意义远比考试深远。

当然,在听课过程中也发现教师一些教师在改进课堂教学方面获得的变化和进步,因本调研报告主要是站在剖析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思考的,所以,问题——问题原因剖析——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便成为它的主要行文方式,不妥之处,请同行斧正。

现阶段的农村幼儿教育如何整合有效地资源?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如何把了解六岁孩子的心理变化?

相关文章:

中学生要讲文明礼仪,做到哪些方面?

如何对刚入园幼儿进行常规培养?

如何提升教师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

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技能的几点看法

怎样引导孩子安静的收拾玩具

怎麽培养对学英语的兴趣!

如何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怎样在家训练小孩的常规行为?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