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统计资料表明:在我国,意外伤害已成为0——14岁少年儿童第一杀手,并被认为是21世纪危害孩子健康的主要问题。意外伤害主要是指:交通事故、火灾、触电、中毒、溺水、摔伤、动物咬伤、抢劫、诱拐、自杀等等出乎意料的事故。如果说这些事故明显、惊人,人们还有一定的警惕性,而存在于生活之中的不安全隐患却常常忽视。所有危险和灾祸几乎和生命同时并存,无处不有,无处不在,所以孩子的安全问题应引起全社会和每一个家庭的关注。
安全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保证。防御危险也应当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但是,不安全的因素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几乎无处不在,真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如果说成人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安全经验,还具有点防御、排除能力,那么孩子是不具备这些能力的,尤其是婴幼儿,既没有生存经验,又缺乏防御能力,是生命的弱势群体,成年人有责任保护他们,有责任排除他们周围的所有不安全隐患,有责任教育孩子学会生存,避开危险,学会适应。关心、爱护生命,从安全开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具体规定了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的法律条款和法律责任,应当说儿童保护有法可依。但是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安全意识不强等种种的原因,儿童安全问题依然很多,形势很严峻,尤其是数百万农村留守儿童被忽视,应当引起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全社会以及家庭的高度重视。
青春期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
1、让孩子从懂事起,就告诉他叫什么名字,几岁,爸爸妈妈叫什么,记住家在哪里(村名、乡镇或县市地名),3岁左右应当能正确表达,4岁左右经常巩固;外出万一走失,找不着亲人,知道找警察叔叔,或者打110电话报警。
2、不要因为有人给他一块糖,就跟人家走 ,或者告诉不认识的人家在那里,电话号码等。小孩子不要在街道闹市、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随便离开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个人乱走。
3、孩子一人在家,听到有人摁门铃,或接到陌生人电话,要提高警惕,回答:爸爸在忙,而不要轻易开门。
4、外出时一定要告诉爸爸妈妈到什么地方去,什么时候回来,以免家人为你着急。
5、孩子一般夜间不外出,不外宿。不与不三不四的人交朋友。
6、万一遇到抢劫、绑架和拐骗,首先不要惊慌失措,想方设法求得生存,故意同坏人巧妙周旋,遇到机会可向别人发出信号、逃跑,遇到人多或有警察时及时呼救。一旦有可乘之机,或者趁其松懈不备,尽量摆脱坏人,偷偷溜走。要留心观察坏人的相貌、语言特征,等警方破案时,向警方提供。幼儿园、学校不妨做一做儿童逃生游戏。
7、女孩子假若面对不怀好意的人触摸、、拥抱、亲吻,要大声说“不!”,以震慑坏人;如果万一遇到强暴,要向你的父母、老师或亲人倾诉,因为错不在你;即使最好的朋友、恋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要偷尝禁果;要特别警惕异性的甜言蜜语,小心受骗上当,更不要跳进成熟男性用小恩小惠或者汽车别墅摆设的陷阱。
给孩子精神“补钙”
不少父母在煞费苦心为孩子补充生理钙质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儿童成长所需的另一种更重要的“钙质”———精神钙质,而它是儿童成长至关重要的元素。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儿童已经出现“隐性伤害”的现象,其中隐性精神伤害多发生在家庭中。8.6%的孩子说“父母经常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9.1%的孩子把父母不关心自己列为最害怕的事情,近20%的儿童在遭遇伤害或受委屈时不告诉任何人或找不到人诉说。这种儿童“精神缺钙”现象在发达国家中同样存在。为此,在“9·11”后,美国教育战略调整的目标就包括“确保学校安全、无毒品”和“提升青少年的坚定品格和公民精神”。日本则制定了《终身学习振兴法》,加大对儿童的安全教育,我国专家建议要增加“生命课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学会保护生命。老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要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方法和遇到各种生存危机的处理办法、逃生的本领。
青春期安全教育讲话稿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