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为主,一般文化知识教育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述而》),行、忠、信都是德育内容;“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孝、悌、信、爱、仁亦皆为伦理道德。做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内容的《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无不以德为主。而西方古代教育内容则是以理性教育(智育)为主,强调道德与知识等同,并且把知识与智慧看得比道德更为重要。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就是知识,”古希腊智者派主张授予学生《文法》、《修辞学》、《哲学》,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主张从小教给孩子读、写、算、骑、射等知识和技能,长大后授予几何、天文学、哲学等知识。应该说,西方古代教育内容较为广博,涉及到不少自然科学知识,这一点恰恰是中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一大缺陷,尽管中国古代教育家有时也论及知识教学问题,但不系统,也非主流。
在古代希腊的幼儿教育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谁?
在古代希腊的幼儿教育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昆体良。 昆体良是古代罗马著名的教育家。他是教育史上大大发展完善教育方法和思想的先驱。他主张对儿童的教育应是鼓励的,能激发他们兴趣的。 昆体良退休后,专门从事著述。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写成了《雄辩术原理》(12卷,约合中文六十五万字)。这部著作既是他自己约二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又是古代希腊、罗马教育经验的集大成者。昆体良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 《演说术原理》约成于公元96年,后失落。文艺复兴时期,久已失传的昆体良的著作从积尘中被重新发现(1416年重新发现《演说术原理》),立即光彩夺目,使人文主义者为之倾倒。 《演说术原理》一书是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不仅反映了公元前后二百年间罗马学校教育的实际,而且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培养演说家的教育思想。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