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的是历史方面的书籍,作者是一位日本历史学家,名叫鹤间和幸。这位日本历史学家,长期致力于中国秦汉史研究,被誉为“日本秦始皇研究第一人”。在对《史记》等历史资料进行多年研读之后,鹤间和幸创作了《始皇帝》一书,而这本书也成为他的代表作品。在这本书里,鹤间和幸力图把秦始皇还原成一个凡人,为读者呈现出一个身为“肉体凡胎”的始皇帝。
秦始皇到底是才能卓著的君主,还是无恶不作的暴君,人们至今仍然争论不休。鹤间和幸在《始皇帝》一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如果我们把秦始皇当成一个普通人来看待,我们就不会对他过分“苛责”了,因为普通人都有其过人之处,并且,普通人也都会犯错。
在《始皇帝》这本书里,鹤间和幸追溯了秦始皇的一生,并讲述了始皇帝驾崩后的秦王朝历史。鹤间和幸认为,不论是焚毁儒家典籍,还是坑埋儒生,以及修建万里长城等大型土木工程,这些事件看起来都是残酷的,但是,对于秦始皇来说,却是不得不做的。
其实,在秦始皇身上突出地体现出这样一种矛盾性:他尊崇文化,却为了巩固不得不控制文化。鹤间和幸的证据就是,秦始皇一方面进行征服六国的战争,一方面却对六国的地域文化心存敬畏。比如说,秦始皇灭了齐国以后,却接受了齐国的五德思想和八神祭祀。
鹤间和幸把秦始皇缔造大秦帝国的过程,划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秦始皇二十六年,在一年,秦始皇实现了“天下一统”的心愿,此后,秦王朝持续了六年的“和平岁月”;第二个阶段是秦始皇三十三年以后,秦始皇不再满足于“天下一统”的局面,他开始追寻从“天下一统”的“秦帝国”向“中华帝国”的转变。
根据史料,鹤间和幸推想了一下秦始皇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在之前进行的巡行中,秦始皇亲眼看到东部渤海和东海海域,了解到天下原来是一个无限的世界,此时,他想的不仅是“长生不老”,更是考虑建立一个疆域更加辽阔的“中华帝国”。
从鹤间和幸的文字里,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位历史学家,对秦始皇所怀有的无限敬意。他试图通过北大汉简《赵正书》等珍贵史料,弥补《史记》中的一些疏漏,他也曾多次来到中国,站在万里长城上,重新勾画出一个气吞河山的帝王形象。
鹤间和幸说:“始皇帝并不是上帝,应该从人物的角度来看他”,而这本《始皇帝》字里行间散发出的平易气息,恰好比鹤间和幸心目中的始皇帝形象。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