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发展特性给予教导
6~8个月的幼儿开始爬滚,1岁幼儿则开始学习走路,两岁多的幼儿喜欢跑跑跳跳、东摸西摸。不同阶段的幼儿因其发展的特性,可能遭遇到的危险状况均不同。父母须按孩子不同的年纪,给予适合的教导,使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来讲解,并不厌其烦地对孩子说明原因,让孩子体会做出危险举动时,会造成哪些伤害。
2.从谈话中了解想法
每天花半个小时的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可从孩子的谈话中,发现他对事情的看法及遇到危险时的处理态度,这些都是给予安全教育时的重要线索。
3.以游戏方式学习
幼儿的理解能力不比大人,只是用叙述的方式,无法让孩子完全了解父母要教的事,如果用游戏的方式,孩子可以从游戏中学习到一些知识,而且记忆较深刻,比如与孩子玩问答游戏,问孩子:“厨房是谁煮饭的地方?里面有什么?宝宝可不可以随便进去?”另外,平时有空也可以问孩子:“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如果你在百货公司和妈妈走丢了怎么办?”借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一方面了解孩子对问题的想法;另外一方面可以教导他遇到危险时的处理规则和方法。
出外时,不妨可以和孩子玩一种记诵车牌号码和汽车外型及颜色的游戏,以便在迷失时辨识用。除此之外,对于较大的孩子,以实际演练的方式,让他更容易了解危险的情况及防治方法。
4.明确指出危险物及严重性
“剪刀危险,不可以拿来玩。”、“插头有电,不可以随便乱碰。”许多父母在孩子做出危险举动时,都不及时以行动去制止,只是说说而已,这样并不能让孩子体会到事情的严重性。当孩子碰触剪刀、刀子、插头等危险物品时,父母要马上拉开他,明确且立即让孩子知道他的举动是危险的,切告诉他会造成的后果。
5.不以恐吓方式吓阻孩子
有的父母喜欢以恐吓的方式来吓孩子,希望达到警示目的,事实上这种极端的方式,不仅无法达到教导的效果,反而让孩子遇到危险时而不敢说出来,甚至觉得生活周围处处充满危险而不敢到处去探索、学习,更加重危险的存在机会。
6.说明原因及解决方法
有些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常会下许多禁止令,如不可以摸小狗、不可以走到空地去……孩子的好奇心强,若父母一味的禁止孩子做这个、做那个,反而会激起孩子探索的欲望,想去试试父母所谓不可以做的事或禁止去的地方。所以当父母下达禁止令时,也要告诉孩子禁止的原因,并告诉他万一不小心碰到危险物品时,该如何处理,到不该到的地方、迷了路应如何应付。
7.善用机会教育
游乐场是孩子的天堂,却也是常发生危险的地方。但在孩子较多的地方,是学习"规则"及"教育"的好时机,可以趁机灌输他"顺序"和"轮流"的观念,如果互相推挤或争先恐后,容易造成身体伤害。有些父母担心孩子间的互相推挤容易受伤,就尽量避免孩子参与集体游戏机会,如此也同时丧失了让小孩学习合群、互让等社会规范的机会。安全固然重要,积极参与及适当的教导才能达到学习的效果。
营造安全的居家环境
3岁以前的孩子没有危险意识,也缺乏判断危险与安全的能力,故大人宜随侍在侧,不可大意,家中危险的地方,如楼梯要加装护栏、浴室要加装防滑垫、桌角加装防撞桌脚、地板铺上软垫等。3岁以后的孩子慢慢能理解大人的话,可以讲解给他听哪里较安全,哪里较危险,会遇到什么伤害等,如此才能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使他拥有一个平安、快乐的童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