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正文

如何抓好高中阶段的教育的最新相关信息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通过对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的深刻分析,进一步明确了高中教育的性质:“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是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基本定位。这一定位,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高中阶段不但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更是人格、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的教育者们在对高中教育进行反思的过程中发现,激烈而残酷的升学竞争和各种复杂的原因,使得学校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升学几乎成了所有学校办学的一种目的,也是唯一目的。在追逐高分、尖子生的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健全人格和身心健康等各方面的发展与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一部分学生缺乏对崇高理想和信念的追求,缺乏社会的责任感,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道德素质难以提高,学生都是带着功利目的去学习,去和人交往。可见,过去的高中教育忽略了人的身心健康、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等相关教育,这是不可取的,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也是对民族、对国家不负责任的表现。所以,在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对高中教育进行改革,使其正常健康发展。
  第二、高中教育不光是要为大学输送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为提高国民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直到现在,高中教育自觉不自觉地仍然是围着高考指挥棒转,高考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评价,就看高考升学率,看这个学校考了几个北大、几个清华、多少个重点、多少个本科等等。我们都知道,高考成绩应该成为衡量学校的指标,但不是唯一的指标,也不应该是社会和国家办学的唯一追求。高中阶段的教育是与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地位。高中学习不是义务教育的自然延伸,是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更高一个层次的教育。可见,高中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学生处在人生十字路口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在培养公民基本素质并形成健全人格方面有独特的价值。我们既要为高校输送人才,又要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使学生不单单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具有规划未来的意识、认识社会的意识、创业的基本能力、承担未来生活压力的能力。
  高中生的自主意识在初中生的基础上明显增强,除了关注自己的成绩外,更加关注政治,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更重要的是更加关注国家命运,他们渐渐懂得了基本的法律常识、权利及义务等知识,能够正确区分善与恶,能够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集体中,与社会联系更加紧密,社会实践能力逐步增强,初步具备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久而久之,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具有高中特点的认知风格和思维习惯。因此,高中教育应当面向未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谋利,不能只为简单的提高成绩而忽视了他们其它方面素质的提高。
  高中教育对于提高整个国民素质承担着重要任务,普通高中应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充实国民素质,引导学生自觉地思考并规划未来的人生。高中教育应为不同潜能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它的最重要的定位是为人的发展奠定基础,要突出以人为本,而不仅仅是为大学输送人才。高中教育要让他们必须明确自己的独特价值和历史使命,这应该才是我们国家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缺少的条件和基础。
  第三、新时期历史条件下的高中教育要多样化发展,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对高中教育提出了具体的发展思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
  “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提供职业教育。”
  由此可见,我们国家现阶段对高中教育作出的明确要求适应社会发展潮流,各级学校要主动和国家政策相适应,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民主与法制意识;培养学生认识自己,尊重他人,认识社会,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第四、新时期历史条件下的高中课改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拔尖人才、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奠定基础。
  新时期以来,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制订教育培养目标,社会更加关注公民的责任、团队协作能力、生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交流、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普通高中培养目标的确立,对普通高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人才将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必须进行课程改革。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对课程设置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改变单一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建立基于学习领域的、充分体现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条件,努力使课程成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和走向自立的平台。此次高中课程改革还适当增加了新的课程领域或门类,考虑到高中生的认知水平、职业准备和发展特点,把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从综合实践活动中剥离出来,作为技术类课程列入基础课程,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技术素质的培养对国民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教育不是学习简单的修理,而是要使公民具有技术意识、技术概念,了解最基本的技术常识。通用技术课程的设计,着力培养学生的技术思维方式,将学生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信息素养包括技术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遵守道德与法律规则,形成社会责任感等,这些素养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任何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新时期高中阶段的教育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是知识素养和能力的结合,是自我与社会的结合,是个性与共性的结合,是多样化和综合素质的结合,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重要的是人的阶段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