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谈及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这些都告诉我们,课外书会让孩子受益终生,特别是那些闪烁着人性温暖的经典名著,对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有巨大作用。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名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
在实际工作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选择图书,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实践。为了保证质和量的统一,我采用限时阅读的方式,不同的书阅读时间长短也不同,时间的限定由书的页码及内容理解的难易来确定,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限时三周,《鲁滨逊漂流记》四周,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六周等,与此同时,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半期和终期阅读交流活动。半期交流是指学生还没有读完全册书,教师为了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读书任务,随机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进度进行的交流,它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读书进程,理解程度,感受深浅等,便于对学生及时做出指导;终期交流是指学生读完全册书后进行的综合性较强的交流,它的形式多样,如:读后感,根据书中内容互相提问,谈一谈对某个人物的看法,说说最喜欢的美词佳句等,最受学生欢迎的当属“续讲书中事”,即由一名同学起头,讲一段内容后终止,由另一个同学继续讲,类似于成语接龙。两种交流方式可以交叉使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了起来,阅读习惯也逐渐形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